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蟬”的發聲原理是什麽?

“蟬”的發聲原理是什麽?

蟬的發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壹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

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鳴的作用

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並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

蟬又名知了、嘛嘰嘹,黑老哇哇,幼蟲期叫爬爬,爬拉猴、蟬猴、知了猴、結了猴、肉牛、結了龜、神仙或蟬龜,為同翅目蟬科中型到大型昆蟲。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

《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壹型。

駱賓王《在獄詠蟬》:"無人信高潔。"

李商隱《蟬》:"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

王沂孫《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

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