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藥性歌括四百味、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藥性歌括四百味、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歌訣茯苓味淡,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譯註 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滲濕, 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體內的水濕從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濕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癥。本品有赤白二種, 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則用赤茯苓。此外,本品也常用於因水濕而引起的水腫脹滿和泄瀉等癥。

應用 用治水濕停滯的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癥 , 常與豬苓、白術、澤瀉、桂枝等同用,以加強利水之功。 用治脾虛不運的神倦食少、腹脹腸鳴、大便溏瀉等癥, 常與黨參、白術、山藥、蓮子肉等同用; 若治脾虛水濕停滯的痰飲眩悸證 , 又常與桂枝、白術、豬苓、澤瀉,或半夏、生姜等藥同用。 用治驚悸失眠,屬心脾兩虛者, 常與黨參、當歸、龍眼肉、酸棗仁等同用; 屬心氣不足或心腎不交者, 又常與人參、龍齒及遠誌、菖蒲、朱砂等同用。

(用量用法)6~12克。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附] 茯苓皮功專行皮膚水濕,治皮膚水腫常與桑白皮、生姜皮、五加皮同用。用量15~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