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怎麽翻譯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怎麽翻譯

壹、翻譯

會跑的可以織網捕獲它,會遊的可制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

二、原文

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三、出處

節選自《史記》·七十列傳·《老子韓非列傳》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毀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毀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二、作品賞析

先秦諸子百家裏頭,能被太史公選中立傳的並不多,列子、慎子、許行、惠施、鬼谷子、楊朱加之黃老、儒教等家,甚至戰國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李悝都沒有立傳。莊子能和老子、韓非子並列,足見其地位。這是壹篇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

太史公將老莊申韓合為壹傳,代表了先秦漢初人們對道家與法術家關系的重要看法。漢人直承晚周,認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術”,而莊子祖述老子。申不害、韓非亦源自老子道德之意。而其他因其主張不夠鮮明,亦不足以承上啟下,故被司馬遷舍棄。

太史公作四人合傳,在當時來說,確實是胸羅道德,縱橫概括,指點評說,是壹篇很有氣魄的雄文,非大家不能。

三、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百度百科-老子韓非列傳

百度百科-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