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lù
(1) (形聲。從林,鹿聲。本義:生長在山腳的林木)
麓,林屬於山為麓。——《說文》。 按,山足大林也。
麓者,林之大者也。——《水經註?漳水》註
林麓川澤。——《禮記?王制》
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禮?柞民》
林衡每大林麓。——《周禮》。鄭玄註:“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
(2) 古代主管山林苑囿的官吏
麓,守山林吏也。——《說文》
主將適螻而麓不聞。——《國語?晉語》
(3) 山腳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詩?大雅?旱麓》
如:山麓
常用詞語:
麓原:山前侵蝕平原。壹種起伏不大而寬闊緩斜的基巖,位於幹旱區或半幹旱區中較陡坡的山腳下,通常表面蓋著壹層薄的 礫砂沖積層,是壹個侵蝕面,和沈積性的山麓沖積平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