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精選5篇)

疫情牽動著所有國人的心。災難面前,愛國絕不是壹句口號。同舟***濟,***度難關,微薄之力當盡之。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篇1

“妳辛苦了”“我已安全到家,謝謝妳的細微講解和陪伴”……這些是疫情臨時管控期間,隔離期滿的居民歸家後,在微信中對社區工作人員胡丹表達的感謝話語。

壹句句感謝的話語背後,是抗疫壹線工作人員的默默堅守和勇敢擔當。在疫情防控期間,她為了社區的防疫安全,暫別“小家”,紮根社區壹線,用專業與耐心為百花臺社區居民撐起安全防線,構建溫暖港灣。

每天淩晨五點,天還未亮,社區裏總能聽到壹個清脆的聲音,“做核酸,起來做核酸了……”壹遍又壹遍,是胡丹在用大喇叭督促大家起床做核酸。她總是起得最早的壹個,然後開始她壹天的忙碌工作,布置核酸檢測現場、維持秩序、引導居民進行信息登記,配合醫務人員和誌願者的工作等……

全員核酸完成後,她又開始馬不停蹄地入戶為329個居家隔離人員和12個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測體溫,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社區的每壹寸土地。基礎信息是開展工作的基石,為了精準摸排村內人員動向,做好人員分類登記造冊,工作到淩晨三四點是常有的事,身兼數職,社區哪裏需要援助,便主動協助完成各項任務,也正是這份負責和認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充分展現了壹名基層社區工作者的靚麗風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壹名***產黨員的擔當和負責。

“哪裏有什麽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妳負重前行”,像胡丹這樣的誌願者,每個村(社區)都有很多,分布在不同崗位上,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她和我們壹樣都是普通人,但因職責所在,她們克服恐懼,沖鋒在前,與時間賽跑,用使命與擔當守護著橫溝市鎮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她就是胡丹!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篇2

謝敏,中***黨員,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村電子商務201903班學生,2009年6月至今,謝敏壹直在軍墾醫院上班,現為醫院護士長職務。

農歷28日休息日那天,接到單位領導電話通知,她就立刻動身趕回了醫院開會,才知道這次肺炎的嚴重性,隨後全院開始著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春節以來,她沒有跟父母、丈夫、小孩見過面,更別說壹起過年、吃年夜飯了。每日全天候24小時,隨時待命工作,吃、住、行都在醫院。在她們管轄地區已經確診了幾例新冠疫情患者,她頂著心理壓力和恐懼,以不畏風雨,不畏艱險的精神時刻抗擊在醫護壹線,為了患者的康復和地方防控疫情工作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時間。當問及是什麽讓她堅持、支撐到現在,她輕輕說了壹句:"工作需要,責任重於泰山,不想在戰場上當壹個逃兵。"

因為縣城當前的病毒疫情形勢比較嚴峻,醫護人員緊缺,她自願報名參加縣"組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救治預備隊",當日就火速前往縣人民醫院救援。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篇3

春節之際,疫情來襲,疫情防控,誌願有我。春節期間返鄉大學生放棄寒假休息時間,積極響應號召,“疫”無反顧加入到疫情防控隊伍中來,用實際行動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全力築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貢獻“青春力量”。

在這樣特殊時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之下,哈爾濱石油學院多名學子作為青年,服務於群眾與社會中去。其中,我校信息工程學院2020級學生王楊作為誌願者投身於壹線,與其他各高校學生壹起參與到家鄉河南省鶴壁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助力家鄉防疫,守護家鄉人民春節平安。

此次防控工作中,王楊等同學和社區工作人員負責壹起維持秩序、引導居民掃碼預約、幫助老人登記、檢查社區人員出入安全,管理隔離人員等工作。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勇於站於前線青年,讓全市防控工作順利展開。在經過培訓後,挨家挨戶協助醫護人員,宣傳防疫知識。壹個多月以來,他們對1360余戶人家進行信息排查,贏得了鶴壁市淇濱區金鶴社區群眾的壹致好評。

青年有力量,國家有力量。王楊和其他數名小夥伴皆是在校大學生,與其不同的是,當疫情襲來,她主動組織與號召身邊的大學生積極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誌願小組。後期協助社區人員管理分配工作,使得更多的人們誌願於疫情防控工作。“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的理念得以貫徹落實。不分晝夜對於社區人口進入嚴格管控,做好“兩碼”“壹陰”的三項檢查。她心中有抱負,心中有力量,心中有人民。她堅韌不拔,勇於號召。采訪人員問到時,她這樣樸素的說到:“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睡不完的覺,幹不完的活兒。”金鶴社區書記宋海寶說到:在妳看到王楊的時候,她身上永遠有著壹股力量。

青春有擔當,誌願正當時。鶴壁返鄉大學生積極響應號召,***同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動擔起工作量大的人員信息排查錄入、全員核酸檢測、疫情防控宣傳,以及各個疫情防控健康管理站值班值守等工作。他們不畏風險、不計報酬情、不言苦累,以極大熱情投入到防疫壹線,用青春的力量助力疫防控工作,守護美好家園。將自己最美的“芳華”在“疫”線綻放,為疫情防控工作註入了青春的動能,成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壹道靚麗的風景線。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篇4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會秩序需要我們***同守護。我校信息工程學院20級學生侯誌童於2022年1月11日響應政府為充分發揮青年在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環境中的積極作用,讓青春與家鄉來壹場“雙向奔赴”的倡議,及時與所在縣,街道主動對接,加入當地大學生團員誌願者隊伍,成為了雲夢社區的壹名誌願者,在誌願崗位上努力發光發熱,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在誌願者崗位上,侯誌童同學切實的為人民服務積極協助開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點值班登記工作,在全面核酸現場秩序進行維護,確保現場秩序的.穩定,引導人民群眾便捷的完成核酸檢測,保證不漏檢不混檢;還積極參與了“敲門行動”和“雙禁行動”來幫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為人民的安全加“保險”。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凍得通紅仍然堅持核酸檢測信息錄入;是“敲門行動”中沒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動登記;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團聚的日子也要堅持夜間“雙禁”巡邏。

在這期間,侯誌童同學在忙碌之余依舊註意到雖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壹定程度的影響,但他們仍可以積極配合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對疫情防控的誌願者及工作人員,報以理解和積極配合的態度,這讓她不禁感動感慨於我們偉大祖國的凝聚力。

她堅信:“***同戰疫,抗疫有我,在這場阻擊戰中,我們當以奉獻詮釋信念、以行動彰顯忠誠、以初心不變擔當使命,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的'生動篇章,彰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充分展現青年誌願者勇挑重擔、樂於奉獻的紮實作風和朝氣蓬勃、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讓祖國,人民認同我,讓祖國和人民相信有我們明天會更好。”侯誌童同學主動到社區參加誌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壹名大學生的青春靚麗本色。

新冠抗疫醫護人員的事跡篇5

疫情無情,人間有情。疫情防控,與愛同行。作為壹名當代大學生,我通過誌願者服務為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壹份微薄之力,對出入小區人員進行測量登記,組織群眾做核酸讓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了時代的責任與擔當。我們應該明白,時間就是生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管控危險因素就能有效的病毒的傳播。即使在基層也能體會到責任重於泰山,病情危急而時不可待。

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家鄉的防疫工作,早早來到家鄉的防疫站點做好提前工作,與大家壹同防疫。在社區的指導下我們不斷進步,完成了各項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情況非常樂觀,大眾的態度也非常的友好,能積極的配合我們的工作,沒有為我們的工作造成壹丁點的困擾和阻礙,我認為這壹切都歸功於人們思想的進步祖國的進步,時代的進步。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壹心、同舟***濟參與防疫,相信未來壹定美好。是我國強大的壹大表現,各地的防疫舉措,以及人們的密切關註,積極配合,為國際提供了好的榜樣,讓我國在國際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在抗疫的過程中,人們都帶上口罩,對自己的安全更加的重視,對國家的事情也更加的關註,在抗疫過程中,有捐錢的、有捐物資的、有捐人的,團結壹心,參加到了抗疫過程中,使得我們更加堅定了努力學習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