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讓的名人故事
1、蘇格拉底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壹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2、唐伯虎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壹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壹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壹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3、貝羅尼
有壹天,他在日內瓦湖邊用心畫畫兒,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看了他的畫兒,便在壹旁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壹個說這兒不好,壹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都壹壹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
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壹個地方去,恰巧又碰到昨天那三位婦女,她們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討論些什麽。那三個英國婦女看到了他,便朝他走過來,問他:"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妳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麽地方?"
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
4、張英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壹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壹笑,揮筆寫了壹封信,並附詩壹首:千裏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有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5、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壹日,父親買了壹些梨子,特地揀了壹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壹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妳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