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議論文寫作格式:了解議論文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點:指作者的觀點。論點壹般是很簡潔的,整篇文章都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即論點)是正確的。
定義: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事件,現象,人物,觀念等)所持的見解和主張
形式:針對話題的帶有明確的表態性的完整的判斷句
1.議論文的格式:議論文的格式應由三個部分組成:立論部分;論證部分;結論部分。
壹般說來,議論文可分三個基本段落來寫:第壹段引出話題;第二段立論且加以論證;第三段給出明確的結論。第二段是中心段落,應試者應將主要的內容放在第二段中,同時也要註意開篇及結尾段落的完整性,且應盡量做到首尾呼應,切忌前後矛盾。
2.段落的統壹性及語篇的連貫性
1)段落的統壹性英語段落有壹大特點,即壹個段落只涉及壹個主題(甚至只是壹個主題的某個方面)。段落中的壹個句子點出主題並說明作者對該主題的看法,而其它所有句子都是為展開該主題而給出的事實、例證、推理,它們與主題緊密相關。段落中不應有壹個與主題無關的句子。英文段落的這種各個句子與主題的關聯性被稱作段落的統壹性
2)語篇的連貫性英語議論文的段落多采取直線展開式,即段落開始直接切入主題,並給出事實、例證、推理等。英語議論文段落這種展開方式是形成其語篇連貫的基礎。語篇的連貫是指段落中各句的意義通過某種有序的排列(如時間順序、因果順序、邏輯順序等)而相互關聯。在論述該段落主題的時候,每後壹個句子都是建立在前面壹個句子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去掉段落中的壹個句子,這種連貫便會受到影響,就會造成讀者在理解上的困難。
3.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議論文中常用的詞句與短
議論文中心段落的主題句及其論據.壹篇議論文能否獲得高分與其中心段落主題句的質量不無關聯,而主題句質量的高低則又取決於審題的好壞和論據的選擇(即所選的論據在邏輯性、說理性、準確性及與主題內容的關聯性等方面是否都經得起推敲)。
需要明確的是,中心段落只應有兩個組成部分:段落的主題句和支持主題句的論據。段落的主題句也應有兩個部分組成,即:主題句=主題作者對主題的看法或態度,兩者缺壹不可。
假設應試者被要求寫壹篇有關吸煙的議論文,那麽smoking就是中心段落的主題壹般說來,議論文要求應試者闡明自己對某問題的看法或態度。因此當我們拿到議論文的題目以後,要認真審題,權衡某事的利與弊,然後確定我們的立場。
如何構建段落的主題句呢?拿到議論文的題目以後,經認真審題後,列出妳所能想起的與主題有關的例證。
2議論文寫作技巧
1.“角度”要精準
只有角度準,才能確立正確的論點;只有角度精,才能使論證有力。
(1)命題寫議論文
題目就是論點的不談。如《勿以惡小而為》、《毀樹容易種樹難》等。
如果題目只是論題,論點需自行提煉。“提煉”論點的角度有:
①未限制處
例如題目:說小
題目限制的是只準論述“小”,但它並未限制壹定要論述“小”的什麽方面。這正是可以發揮的地方。
於是便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論點:
“小”並不小 ;
勿以善小而不為;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②抓修飾語
例如題目:開動思維機器
題目的重心在修飾語“思維”二字上。抓住了它,就明確了“開動”的“機器”是人的腦筋。
③剖析喻義
例如題目:不要拒絕陽光/在轉彎中創造/讓我們串起愛的環鏈/真味是嘗出來的
“陽光”、“轉彎”、“環鏈”、“味”都取其比喻義。
④揭示關系
例如題目:樹木·森林·氣候
題目中三者之間既是並列的,又存在著壹種互為因果、環環相扣的關系,暗示著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某些關系。
(2)供材料寫議論文
①材料常常是多義的
例如:仔細閱讀下面這篇短文,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以“讀《畫蛋》有感”為題寫壹篇讀後感。
畫 蛋
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不是先教他創作什麽作品,而是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壹個又壹個,足足畫了十幾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壹千個蛋當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壹個蛋,只要變換壹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比方說,把頭擡高壹點看,或者把眼睛放低壹點看,這個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善地表現出來,非得下壹番苦功不可。佛羅基奧還說:反復地練習畫蛋,就是嚴格訓練用眼睛細致地觀察形象,用手準確地描繪形象;做到手眼壹致,不論畫什麽就都能得心應手了。後來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期的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成為壹代宗師。
分析
材料起碼有以下4個含義:天才出於勤奮;要打牢基礎,練好基本功;學會全面看問題;名師出高徒。
②同壹個材料可以有不同的認識
例如:寫《失街亭》的讀後感。
從孔明的角度,既可提煉出“執法如山”、“嚴於律已”的觀點,又可圍繞“智者千慮,必有壹失”去發表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