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們自我否定的內心歷程,理智與情感的天人之戰。
每個人的人生中,每天都在經歷著各種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態度不同,對待自我否定的認知不同,所以每個人的經歷也就截然不同。自我否定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有時也會帶來極大的裨益。優秀的自我否定,不但是壹種能力,更是壹門藝術。
導演米克父子他們是很壹脈相承的父子,都是憑借感覺做事的人,所以當米克得知布蘭達無法出演他的電影,那個片子就無法拍成的時候,直接跳了樓,而兒子也是為了壹個床上功夫好的女人,就離開了青梅竹馬的漂亮女友萊娜,這對父子都是情緒的動物,他們憑借直覺和情感活在世間,進行創作。
所以,盡管米克可以對著望遠鏡對身邊編劇團隊的年輕人教導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但是他自己對於舊日情懷卻沈迷其中,他始終壹廂情願地認為是他壹手早就了布蘭達,但最後特裏道出了真相,妳或許是個偉大的導演,但並不是壹個偉大的女演員塑造者。
這或許也是為什麽最後他選擇了自殺,因為他在山坡上開天眼壹般地見到了曾經所有和自己合作過的女演員,他們穿著劇中角色的服裝,然後虛心地向他求教,該怎樣的表情,該怎樣的步伐,該怎樣的動作,但他知道,自己其實不是壹個的女演員塑造者,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謝這些才華出眾的女演員,所以他最後向她們脫帽致敬,這是他自我否定的壹個過程,但對於壹個感性的人來說,這種自我否定是極其痛苦的,所以在完成了自我否定之後,他選擇了自殺。
並非世界否定妳,而是妳未認清妳自己。
我甚至覺得,布蘭達脫口而出那壹句:沒有這些爛電影,生活照樣要繼續,既有可能就是本片導演的壹次自我否定,他通過主人公之口,道出了這個困擾他的問題,甚至對自己、自己的作品呢、自己的行業都來了壹次徹底的否定,這種自我否定的勇氣是驚人的,但至少可以看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坦誠的內心。這種坦誠的自我否定,貫穿了片中的很多人物,巴林傑,米克,萊娜,特裏,有人在自我否定之後變得更從容,有人壹死了之,有人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內心。不過有壹點,自我否定最好放在年輕時來做,免得壹生虛擲,入戲太深,最後像米克壹般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