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淡定從容,活出通透的人生!

楊絳《走到人生邊上》:淡定從容,活出通透的人生!

《走到人生邊上》是壹本充滿哲思與意趣的散文集,是96歲的楊絳先生在和老、病、忙的鬥爭中寫下的自問自答小文,凝聚著這位智慧老人對命運、人生、生與死、靈與肉等根本問題的思考追問。

楊絳先生的晚年其實是非常孤獨的,女兒圓圓和丈夫錢鐘書的離世,讓她痛苦萬分,從此“我們仨”,就剩下她壹個人了,對於壹個女人來說,壹個人孤獨地度過晚年,其實多多少少都會感嘆和傷心。然而,楊絳先生沒有沈浸在痛苦之中,甚至在世紀高齡也沒有沈浸在不久於世的恐懼裏,還是淡定地過著每壹天,依然堅持寫作和思考。

她的心態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卻有壹種令人欽佩的勇敢和敏銳。她如此誠實,以至於經常得不出確定的結論,卻得到了可靠的真理。這位可敬可愛的老人,我分明看見她在細心地為她的靈魂清點行囊,為了讓這顆靈魂帶著全部最寶貴的收獲平靜地上路。

對於這樣壹本書,再深刻的評論都是多余的,讓我們壹起細細品味書中的經典語錄吧,壹定會讓妳受益匪淺!

1

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壹世實在是夠苦。妳存心做壹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妳欺侮妳。妳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妳排擠妳。妳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妳損害妳。妳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妳要和別人和平***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2

我們如果反思壹生的經歷,都是當時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運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裏走。但“命造”裏,還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擱淺或傾覆的時候,船裏還有個“我”在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這就是所謂個性決定命運了。

3

感情是很難控制的,人是很可憐的。

4

壹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5

每個人經過順人情又合理性的鍛煉,就能超脫原先的“小我”而隨著靈性良心的指導,成為有道德修養的人。但人的劣根性是頑強的。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於成名成家,暮年自安於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不同程度的縱欲放肆,必積下不同程度的頑劣。人皆可以為堯舜,也可以成為惡劣的刁徒或卑鄙的小人。鍛煉必定留下或多或少的成績。

6

天地生人的目的,是堪稱萬物之靈的人。人的可貴在於人的本身,不在於他創造的文明。壹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人受鍛煉,受鍛煉的是靈魂,肉體不過是中介,鍛煉的成績,只留在靈魂上。甩掉了肉體,靈魂彼此間都是認識的,而且是熟識的、永遠不變的,就像夢裏相見時壹樣。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不滅,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

7

照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相貌。如果這人的臉是歪的,天天照鏡子,看慣了,就不覺得歪了。醜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麽醜,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瀟灑的“帥哥”,照不見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為我們鏡子裏的“鏡中人”,總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並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況人的品性呢!每個人自負為怎樣的人,就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這就是所謂“妥協”。 孔子常常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壹輩子,鍛煉了壹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魂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壹處呢。 這個世界好比壹座大熔爐,燒煉出壹批又壹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有關這些靈魂的問題,我能知道什麽?我只能胡思亂想罷了。我無從問起,也無從問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為不知”,我的自問自答,只可以到此為止了。

9

人情好逸惡勞,鬥來鬥去,疲倦了,就想歇歇了。而人之常情又不肯認輸。倦怠了,就對自己說:“行了,可以了”,於是停止了戰鬥而對自己放松了。我們往往說:“世上還是好人多”。這就是說,大兇大惡只是少數,完美的聖人也只是極少數的。處於中間地位的大多數,雖然不是聖人,也算是好人了,其實他們只是對自己不夠明智,不自覺地寬容了自己,都自以為已經克制“小我”,超脫了私心,不必再為難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實他們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只是不同程度的自欺欺人。自欺不是故意,只是自知之明不足,沒看透自己。

10

靈性良心人人都有。經常憑靈性良心來克制自己,就是休養。這是壹種功力,在修煉中逐漸增強,逐漸堅定。靈性良心占上風是能做到的;靈性良心完全消滅肉欲,可以說辦不到。

11

壹般人的信心,時有時無,若有若無,或是時過境遷,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應,就懷疑了。這是壹般人的常態。沒經過段歷練,信心是不會堅定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壹心追逐名利權位,就沒有余暇顧忌其他。也許到臨終“回光返照”的時候,才感到悔漸,心有遺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飲恨吞聲而死。壹輩子鍛煉靈魂的人,對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彌堅。

12

人在當時的處境中,像漩渦中的壹片落葉或枯草,身不由己。不錯啊,人做得了主嗎?

13

神明的大自然,對每個人都平等。不論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靈魂,都有個性,都 有人性。但是每個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賦的資質才能,卻遠不平等。

14

人有兩部分,看得見的身體和看不見的靈魂。靈魂的美惡,不體現在肉體上。

15

西方人說,任由七大罪惡:驕傲,貪婪,淫邪,憤怒,貪食,嫉妒,懶惰。這七種罪惡,也包含了佛家所謂貪,嗔,癡。這種種罪惡,都植根於人的血肉之軀。

16

親人去世,要夢中相見也不能。但親人去世多年後,就能常常夢見。我孤獨壹人已近十年,夢裏經常和親人在壹起。但是在夢中,我從未見過他們的面容和他們的壹幅,只知道是他們,感覺是他們。我常想,甩掉了肉體,靈魂彼此間是認識的,而且是熟識的、永遠不變的,就像夢裏相見時壹樣。

17

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運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裏走。但“命造”裏,還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擱淺或傾覆的時候,船裏還有個“我”在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也可說是這人的個性做主。這就所謂個性決定命運了。

18

有修養的人,能喜怒不形於色。但不形於色,未必喜怒不影響他的判斷選擇。要等感情得到了相當 的滿足或發泄,平靜下來,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