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寫壹篇讀後感怎麽寫
今天我們學了《說勤奮》這篇課文,使我深受感動,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通往理想的橋梁是勤奮,只有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北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光。小時侯,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壹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裏壹遍又壹遍地高聲朗讀,壹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長大以後他更加勤奮。為了抓緊時間,他用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微壹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後便繼續讀書寫作。他管這種枕頭叫“警枕”。他用了19年時間,終於編成了著名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為我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課文中講到了,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童第周,他到17歲才進中學。第壹學期末,他的學習成績很差,但他毫不氣餒,急起直追。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裏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壹下當天的學習內容。他還十分註意改進學習方法。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趕了上來,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後來他遠渡重洋,到比利時去留學,由於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即使基礎比別人差壹些,只要肯下工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 這篇課文讓我充滿自信,我要勤奮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