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過草地中央紅軍占領瀘定城後繼續北上,於1935年6月8日突破敵人蘆山、寶興防線,隨後翻越了長征路上第壹座大雪山——夾金山。紅軍好多人以前從未見過大雪山,更不用說爬了。
壹開始見到雪山,覺得非常壯觀。白雪皚皚,壹片銀色,雪連天,天連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來,卻壹點也不覺得美了。夾金山被當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他們告訴紅軍,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夾金山。
總之,夾金山是壹座不可思議的山。鳥兒都飛不過去,人最好是別靠近它,但無畏的紅軍卻偏偏要與命運抗爭。
到了夾金山的跟前,從山下就可看到覆蓋山頂的大雪,而且看上去這壹大片壹大片的積雪並不遠。開始人們根本意識不到要爬這麽高。
數月行軍,糧食不足,人也筋疲力盡。爬雪山起初似乎還很順利,後來突然進入了冰和雪的世界。風雪刺得紅軍睜不開眼睛,又沒有路,人們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來,渾身無力,有的就這樣永遠地躺倒在雪山的懷抱裏了。
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終於翻過幾座大雪山,在北進途中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勝利會師。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後,總兵力達10萬余人,士氣高昂。
擴展資料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中央領導人博古和***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1月,由紅壹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
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遊擊戰爭。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占領了興國、寧都、石城壹線。紅軍的機動回旋余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百度百科-紅軍過雪山
百度百科-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