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經典古詩 - 語文教研組作業研討記錄

語文教研組作業研討記錄

為了落實國家的雙減政策,真正給學生減負,語文教研組全體成員就如何科學合理的布置作業召開了專門的研討會。

武培培老師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現在很多語文老師布置作業都是抄寫字詞、總結中心思想、抄寫課文等,千篇壹律,不僅學生厭煩,家長怨聲載道,教師也苦不堪言,學生不多抄幾遍記不住,可是這樣做,有時效果不佳,由於數量龐大,學生為了完成任務不講究質量,以至於形成不好的習慣,很難改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布置作業要少而精,減輕學生負擔,不能搞題海戰術,要嚴格限定數量,及時檢查糾正,保證質量。

李巧雲老師談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分層就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難易不同、數量不等的課後作業,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回憶課堂學習、獨立思考,保質保量完成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深化,教師的教學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段改團老師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分層次布置作業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起跑點。北師大教授程曉棠對此說道:“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要實施教學和作業,沒有什麽不公平的,美國大多數學校都是這樣做的。”我覺得這樣做效果還是不錯的。

何霞老師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作業是否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業內容是否有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設計作業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作業,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屈悅悅老師建議把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是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的作業,是全體學生必須完成的最基本的作業;選做題是可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的提高性、綜合性作業。這種模式比較科學,它既重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又重視了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為各層次學生提供了練習的機會和發展的空間。

老師門集思廣益,就如何布置作業展開了激烈的談論,最終商討出了我校語文作業布置方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考試成績來區分,層次不宜太多太細,造成過多負擔,可以分成三個等次:A等(出色生)、B等(中等生)、C等(學困生)。

A等(出色生):學習能力出色,考試成績能夠考到總分的80%以上。

B等(中等生):學習能力較好,考試成績能夠考到總分的80%~60%之間。

C等(學困生):學習能力壹般,考試成績考到總分的60%以下。

對應學生分層的三個等次,作業也按三個層次劃分:

1)必做題(基礎性作業):每類學生必做。主要針對C類學生而設計,作業內容主要是學案、課後題和資料上的基礎知識。作業量較少,難度較低,以模仿性、基礎性為主,作業內容基本可以通過教材就可以找到答案。這樣使學困生有成就感,減輕他們的壓力,體會成功的喜悅。

2)理解題(能力性作業):A類和B類學生必做,C類選做。針對中等生設計,面對的是班級的大多數學生。作業內容主要是學習資料上的能力提升部分,屬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理解能力訓練。中等難度,通過訓練,使絕大部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認知能力提高。

3)拓展題(提高性作業):A類學生必做,B類選做。針對出色生設計,作業內容主要以綜合性、拓展性、數量性為主,拓寬學生思路和知識面,培養學生拔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