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教師32年接力支教小涼山,他們是否能感染更多的人?
壹、這些教師是怎麽接力的?雲南省寧蒗彜族自治縣,也被稱做小涼山,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個地區的教育質量比較低,中高考成績在當地長年是屬於墊底的。在1988年,來自江蘇省海安的35名教師來到小涼山組建了第壹批支教隊伍。接下來的32年間,?海安班?所選擇的老師都是各科優秀教師任教,任教班級實施獨立管理。參加接力支教的海安老師們為寧蒗培養了2萬多名初、高中生,輸送了1萬多名大中專學生,被當地人以彜族最好的稱呼?舅舅?尊稱。
二、海安班對當地的學生有什麽影響?在海安班老師去當地支教之前,很多學生以為他們壹輩子可能都在深山裏了。支教老師來了之後,孩子們的眼界瞬間就被打開了,外邊的世界逐漸走入了他們的生活中,他們也有了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在今年的高考中寧蒗中學海安班的壹本達線率達到了98%,其中還有壹名學生以709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該學生的高考成績是麗江的理科第壹名。這些支教老師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些孩子們,他們還改變了這些孩子的家庭,甚至將來還會改變這些村莊,讓這些村莊摘掉貧困的帽子。
三、我國現在每年支教的老師多嗎?現在我們國家每年有很多的教師誌願者到貧困地區支教,他們有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是已經執教多年的老師。他們帶哲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見識外面世界的願望,來到了這些地方,通過給孩子悶教授各種各樣的課程,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壹個大概的認識,讓他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走出這個地方。這些支教的老師不僅帶給了這些孩子知識,甚至有的還自費為這些孩子捐贈圖書,聯系外界的捐贈者,給孩子們建立了配套設施,幫助他們改善教學的硬件條件。是這些支教老師讓這些孩子看到了讀書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