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清東陵——1945浩劫

清東陵——1945浩劫

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是清代皇陵區。清朝定都北京後,於順治十八年(1661)建陵於此,後又在河北易縣建皇陵,分別稱清東陵、清西陵。東陵整個陵區占地約2500平方公裏。陵區「 ”前圈” 部分48平方公裏,建有帝陵 5 座, 為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鹹豐定陵、同治惠陵;皇後陵4座,妃園寢5座。陵區外圍還建有王爺、皇太子、公主等園寢,埋葬帝、後、妃、王、公主等 160余人。 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 清東陵 清東陵 1928年,裕陵(乾隆)和定東陵(慈禧)遭到 *** 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盜掘,陪葬珍寶被洗劫壹空。 1945年,清東陵其余皇帝、皇後的陵墓全部被土匪王紹義和當時的冀東軍區十五分區對敵工作部部長張盡忠掘盜殆盡。 1945年,這壹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國人民8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於迎來了勝利。然而,舉國的歡慶氣氛還沒有過去,9月,清東陵的定陵就被盜了。 慈禧陵與慈安陵是相鄰的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慈安(1837年8月12日-1881年4月8日) 慈禧陵丹陛鏤空雕刻十分精美 慈禧陵寶殿用的都是極為珍貴的木材 慈禧陵寶殿裝飾堪為極品 壹、王紹義盜掘定陵和慈安墓 日本人敗走後,當時轄東陵的冀東軍區15軍分區抽不出軍隊來守護陵寢,只好組織附近村莊的民兵配合區小隊來看管。這些民兵當中有許多是當地的地痞流氓。 這時候,藏匿在陵寢周邊的土匪頭子王紹義開始組織人力盜掘皇陵。他們作案的第壹個目標就是鹹豐皇帝奕詝 (1831-1861年)的陵寢定陵。 1945年9月23日這天正逢集日,守陵的班長輪到新立村的張小禿。經過精心策劃,王紹義把盜陵隊伍分成兩撥,壹撥在陵西用雷管炸藥打石頭以掩人耳目,另壹撥盜陵。這次所盜的珍貴之物,全歸頭目所得,剩下的珍珠瑪瑙、翡翠等小東西,給參加盜陵的20多個村民每人抓上壹把了事。定陵被盜後,王紹義與趙子新、劉恩、楊芝草、趙國正等人聚在壹起,又將慈安太後的陵寢盜掘壹空。 順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順治孝陵 順治孝陵 順治孝陵 順治孝陵 二、尋找後臺,張盡忠入夥 王紹義為了尋找黑後臺,王紹義瞄住了張盡忠。張盡忠身為15軍分區敵工情報隊隊長,當過護礦警察,後投奔八路軍,長期活動在馬蘭峪和陵圈之內。人稱「 ”張大膽”膽大包天,生死不懼,經常只身出入敵人心臟。張盡忠接受了王紹義帶來的珍寶金頭九連環(壹兩八錢多)、白玉鐲、翠板指、白珍珠面前(皆為盜定陵、慈安陵所得)珍寶,成為東陵第二盜案的又壹組織者和策劃者。 王紹義找上張盡忠,壹是看中了他的身份。張盡忠可以說是當時清東陵地區級別最高的軍隊領導,這個靠山夠大。另壹個原因是張盡忠「 ”夠狠”,足以震懾住壹幹盜陵犯,讓他們順從聽命。 但是,張盡忠插手盜陵,並不滿足於王紹義壹夥「 ”雞鳴狗盜”似的盜陵活動。他把盜陵冠以「 ”鬥爭皇上大地主”、「 ”幫助群眾度過饑荒”之名, 同時廣泛動員陵寢地宮的知情者、會用雷管炸藥的能人加入,還拉攏了薊遵興聯合縣八區區長介儒。 於是,這場盜陵活動被迅速擴大化,變成了壹場上千人參與的明火執仗的群體性犯罪。 清聖祖康熙(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康熙景陵 康熙景陵 康熙景陵 三、罪魁張盡忠 張盡忠不愧為情報隊隊長,提出壹系列蠱惑人心的口號,把盜陵冠以「 ”鬥爭皇上大地主”、「 ”幫助群眾度過饑荒”之名,以迷惑群眾,還合計定了些「 ”黑話”以防萬壹。管盜陵叫「 ”挖金”,調集民兵叫「 ”集訓”,晴天稱「 ”天高”,黑天稱「 ”明路”,動手叫「 ”立拖”。同時廣泛動員陵寢地宮的知情者、會玩雷管炸藥的能人加入。 張盡忠把參與盜陵的人員集中起來,各有分工。每次盜陵,都要在陵寢周邊五華裏設置警戒哨,由持槍民兵負責看守。然後由青壯年勞動力負責挖開地宮入口,進入券門。 按照清朝規制,皇帝地宮內有4道石門,皇後則有2道。每遇石門,先由王紹義用「 ”拐釘鑰匙”嘗試打開,如果打不開,則直接用炸藥炸開。 堅固的地宮構造還是給盜陵分子造成了不少的麻煩,弄開每壹道石門都殊為不易。盜開壹座地宮,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 乾隆裕陵地宮 據後來案犯供稱,每次盜開地宮,都是張盡忠、王紹義首先進入,然後才是幾個頭目。為了防止盜匪們搶奪、私藏珍寶,地宮內點燃幾十只松明火把,張盡忠站在高處持槍監視。 盜陵完成後,盜匪們壹般把寶物集中到神廚殿。先由張、王挑揀,然後按三、六、九等瓜分。 四、清東陵浩劫 1945年12月22日,月黑風高,伸手難見五指。昌瑞山下震耳欲聾,刀槍閃亮的壹場新戰鬥沖著康熙皇帝的景陵打響,300多雙罪惡的手伸向景陵地宮,對康熙皇帝拖骨暴屍。經過三晝夜的「 ”激戰”,終於拿下了景陵地宮這個「 ”碉堡”,搜出了珍寶幾大口袋。王紹義洋洋得意地說:「 ”我們所挖的幾座陵,就數這景陵的寶物多,不次於慈禧、乾隆的陵啊!”張盡忠也樂不可支:「 ”好東西比孫殿英得的還多呀!” 王紹義壹夥本來就是土匪、無賴、盜墓賊,幹將們貪婪成性,打的招牌是「 ”救濟貧民”、「 ”按股分配”,卻又導演出壹幕又壹幕分贓大火拼的醜劇。張盡忠心狠手辣,堅持在孝東陵分定陵和景陵的寶物,這裏距他家近,壹旦打起來也有退身之地。面對眾多的珍寶,眾人妳拿我搶地亂成壹鍋粥,最後以比槍法打孝東陵殿檐上的 *** 定輸贏分寶物。另外張盡忠和王紹義還設下圈套,事先安排好人,聽見槍響就冒充軍分區敵工部的人來敲門過問,又由他張隊長出面應付過去,最後自然得寶最多的是王紹義和張盡忠。 鹹豐皇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鹹豐定陵 鹹豐定陵 鹹豐定陵 鹹豐定陵 鹹豐定陵 鹹豐定陵 這股邪風迅速蔓延到陵區的四周鄰舍。 八區的趙子新帶領10多名區小隊隊員和民兵壹夜間把景陵妃園陵寢壹座貴妃陵盜了。 關會增、賈正國壹起挖掘了康熙的雙妃陵。 穆樹軒同賈井滿把裕陵園寢裏的香妃墓掘了。 王紹義父子又鉆進裕陵園寢連盜兩座妃子墓…… 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壹幸免。 從1945年底到1946年1月,在將近兩個月時間裏,總計超過千人的盜陵隊伍把清東陵除孝陵之外的所有陵寢盜掘殆盡。之所以沒挖孝陵,是因為民間傳說順治帝在五臺山出家,地宮是空的,只有壹雙鞋子和壹把扇子。盜墓分子認為不值得盜挖。 清東陵經歷了這樣兩次浩劫,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橫遭蹂躪,無數瑰寶散失流落,盜墓者的貪婪、野蠻和愚昧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清東陵被盜的消息也經過壹個叫張樹廷的 *** 軍統特務報告後公開了。壹時輿論嘩然。 鄭恩普在張樹廷提供的消息之上,指名道姓地說清東陵被盜是冀東軍區第十五軍分區司令曹治甫、薊縣公安局局長雲光等人所為。 同治皇帝(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 同治惠陵 同治惠陵 五、盜陵者的可恥結局。當時的國民 *** 得到報告,並在北京查獲倒賣的文物800余件,立即與 *** 交涉,周恩來發表嚴正申明,當時各報都有報道。 張盡忠: *** 軍統於1946年初將其抓獲,1948年死於看守所。 王紹義: 1946年初外逃。直到6年之後,被專案組抓獲,被判處死刑。 穆樹軒、賈正國、趙國正、李樹卿、劉恩、劉繼新等6名主犯武裝拒捕,在1946年2月1日被槍決。 八區介儒區長投案自首,區助理趙子新被緝拿歸案後,受到法律嚴懲。 1952年,清東陵成立了文物保管處,國家開始將清東陵納入了壹級文物保護區範圍。 清東陵,原有日寇看守,後日寇投降撤離。日本都不動的清皇陵,卻被我們自己盜掘、毀滅。這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