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早晨從中午開始,高中語文教師的黎明從急促的腳步聲中開始。
每天五點五十左右,鬧鈴未響起,生物鐘已開始鬧騰,我從酣眠的甜香中自動醒來。立即起床,簡單洗漱,快速下樓。時間還早,夜色濃得如化不開的墨汁。四周壹片寂靜,背街的路燈勉強睜著熬了壹宿的睡眼。我開始在操場跑步,兩圈過後,身體微熱。壹圈圈跑下來,夜的大幕漸漸撤去,晨曦在東方漸漸顯現。“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呼吸粗重,大汗淋漓,唯有毛主席的詞在腦海中回蕩。
十幾圈過後,學生開始集合上操。踢踢踏踏的跑步聲,嘹亮的哨子聲,內容各異的口號聲,最後由大喇叭裏廣播體操的音樂聲作總結,將黑暗徹底驅趕。天已破曉,四周高樓和大樹都朦朦朧朧,那種半暗半明的景如半開的花,像微醉的酒。我很是興奮,繼續像哪咤壹樣,腳踩風火輪,向前方奔跑。
似乎自己用每壹個踏實得腳步,迎接到了每天充滿希望的黎明。若是晴天,青黑色的天空上星光閃爍。有天早上,緋紅的薄雲彌漫過了頭頂的天空。心裏默想:“朝霞不出門,今看起來還是晴不了!”“破曉篙師報放船,今朝不似昨朝寒。”只有每日早起的人,才能感覺出今日天氣與昨日細微的差別。
在清晨,我瞭望過東方閃閃的啟明星,也曾瞥見西山上壹彎下弦月的殘痕,聽三輪摩托轟隆隆碾過寂靜的小街,間或還有東步村那男瘋子不屈不撓撕心裂肺的狂吼,感受著嚴霜撲面的清寒,雪過天晴清早的凜冽。四季的風景,在早起人的眼中,不停變換。
上完操,接著跟早讀。我渾身上下,冒著熱氣,如壹只剛出鍋的饅頭,熱氣騰騰,壹口氣奔上五樓。壹杯清茶,壹本好書,是為標配。走進教室,布置早讀任務,督促學生讀書,檢查小組長背誦情況,或逐個面批作業。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噫籲嚱,蜀道之難——”“六王畢,四海壹……”偷空,我呷壹口熱茶。偶爾新布置的文言文,他們還在饒舌,自己趁機大聲朗讀壹首唐詩或者誦讀壹闕宋詞,茶香、書香在口中縈繞,唇齒留香,跑步積攢的熱氣逐漸散去。
早晨東面的二班教室,晴天陽光透過三面落地大窗,將金色的光芒灑遍每壹個角落,桌子、椅子、櫃子還有孩子的臉,都帶著光,亮堂堂。細瞧,十七八歲男孩嘴角淡黃色的髭須,女孩子耳朵上細細的絨毛,在清晨透亮的陽光裏纖微畢現。
不經意中扭頭壹看,讀書孩子的頭像被朝陽投射在西邊的墻壁上,嘴巴壹張壹翕,如動態剪紙,似皮影戲,煞是可愛。那認真的 模樣,青春勃發的姿容,讓妳怦然心動。薩繆爾《青春》中說:“人的心靈應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斷接納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百川,才能青春永駐、風華長存。”黎明的教室,青春的氣息如潮水湧動,頓時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幾歲!
如果是每周二四五的早晨,早讀我會在壹班教室。我是班主任,孩子們乖乖地讀書,我壹邊喝茶,壹邊在教室裏踱步,偶爾向四周張望。教學樓後面住著人幾戶家,院中壹面土崖正對教室。崖壁下鑿了幾孔窯洞,砌了矮墻,蓋了門樓,壹家壹戶壹個小小的庭院落,是典型的黃土高坡上的農家格局。崖壁頂有幾叢老酸棗刺,深秋季節,棗刺叢下面的葉子已經落光,梢頭的葉子還是黃綠色,紅紅的酸棗看得人嘴裏的酸水往外冒。
壹簇黃色的野菊花,抓牢了黃土的縫隙,紮根發芽,此刻等來了壹年中最明艷動人的時刻。忽然,壹只松鼠從墻縫的洞裏鉆出來,順著直立的崖面,倏地跑了。被它蹬落的黃土還在簌簌下落,松鼠早沒了蹤影。那迅捷的身影,任何攀巖高手,都會自嘆不如。這個秋天,雨水極多,對面院子的人會燒炕。有時剛進教室,濃烈的草木氣息就鉆進了鼻孔。煙囪裏起初濃煙滾滾,幾分鐘後,青煙裊裊,壹刻鐘後,煙若遊絲,想必那老人家的炕頭已經熱乎了。
下雨的日子,對面門樓屋頂的紅瓦被雨水洗得透亮,閃爍著瑩潤的光澤。而藍色小瓦更有年頭,上面壹拃高的瓦松,在雨中靜默著。那幾家早晨門戶緊閉,黑色的木門已經變成灰色,但過年時貼的對聯,上面的字跡依然清晰。凝望這裏,我似乎回到了兒時的家,父母健在,清貧溫暖。
試想,如果對面是堵水泥墻,眼睛該是多麽乏味。有天我提到了那松鼠,緊挨窗戶的幾個女生,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繪聲繪色給我描繪那只精靈的行蹤。上課跑神的時刻,是那只小東西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其實,偶爾發呆,對高三學生來說,是件奢侈的事情。
雨多霧大,山城經常雲霧繚繞,除了在教室埋頭和學生壹起苦讀,有時我也做回神仙,胡思亂想。霧靄中的山區縣城,此時像個大蒸籠,乳白色的蒸汽正順著鍋沿往外冒。人就像蒸屜裏的包子,壹個個不粘連,清醒著,膨脹著,不管是大街上急匆匆上班的,還是高樓上咿呀呀讀書的,概莫能外。
二十七載教書生涯,倏忽而過,多少黎明的風景,不經意中已鐫刻在腦海深處。那年在南五樓東側教室,冬季早起看見北二樓的窗戶裏有壹輪圓圓的明月。看天上,沒月亮;定睛壹瞧,才發現是學校門口柱子上的圓燈,影子映在窗戶玻璃上。這美景,是老天爺給早起人特別的饋贈。
七點四十,我下了早自習回房子,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拎著熱水瓶,吃著早點,提了皮包,晃晃蕩蕩上班去。
八點二十五,早上第壹節課的鈴聲,會催促著每壹位師生:走快點,要上課!教師的黎明,在日復壹日腳步飛奔的日子裏,收獲著 健康 ,收獲著充盈。
趙亞亞,陜西省作協會員,出版有散文集《遠村那縷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