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庚子拳變,是影響中國近代歷史進程的壹起大事件。直隸、山東壹帶的義和拳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得到清廷官方的承認,在京畿壹帶展開了排外運動。義和拳民在京城內對洋人進行無差別攻擊,焚燒教堂殺傷洋人,並最終引致了八國聯軍的入侵。
在過去,我們對義和團的評價,總是偏向了極端。有將其吹捧為?義民?的,好像只要打著愛國的旗號,所有的燒殺搶掠、胡作非為都可以被選擇性忽視;而將其貶低為?拳匪?的,卻也忽略了義和團這壹群體形成的原因。
自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滲透加速,洋人在內地大肆興建教堂。外來的宗教沒有經過文化融合,強行在中國落地,必然引起民間的沖突。而每次壹發生沖突,傳教士便壹紙照會傳到清朝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為避免矛盾激化,往往讓地方官員袒護傳教士和教民。
矛盾不斷積累,久而久之,遭受打壓的民眾便自發起來排外。從本質上而言,義和拳民們並非天生的亂民,而是列強在華過於欺壓百姓,還有清廷求和心態過重,處置不當的結果。
在壹開始,義和拳的綱領口號中,只有?滅洋?而無?扶清?。後來是時任山東巡撫的毓賢覺得?民氣可用?,於是將拳民們收編,義和拳也變成了義和團,同時也有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不過,盡管當時義和團得到毓賢的承認,但也只是壹個地方政府的行為,後來毓賢調任,袁世凱接管山東後,重新對義和團進行打擊,也迫使義和團的活動範圍轉入直隸京畿地帶。
在較長的壹段時間裏,清中央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是比較曖昧的,遲遲沒有給這壹群體進行定性。直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清廷正式打開京城大門,放義和團入京。至今為止,義和團才算是正式得到了清廷的官方承認。
作出這壹決定的,壹般被認為是當時大清的實際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後。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以當時清廷的權力架構,只要慈禧不點頭,沒有人敢把這浩浩蕩蕩的義和團大軍放入京師重鎮裏面來。
不過,作為當時清廷的最高決策者,慈禧太後為什麽會選擇承認義和團的合法性,後來還讓這些拳民到前線去和八國聯軍短兵相接?她到底是相信了載漪、毓賢們那套?民氣可用?的說辭,還是真的以為義和團的?神功?能抵擋洋人的槍炮?
對於上述問題,人們提出過許多不同的說法。其實,慈禧本人曾經親自解釋過這個問題。《庚子西狩叢談》記載,在兩宮西狩途中,慈禧曾經對曾國藩的孫女婿吳永說了這樣壹番話:
後來(拳民)接著攻打使館,攻打教堂,甚至燒了正陽門,殺的、搶的,我瞧著不象個事,心下早明白,他們是不中用。靠不住的。?很多人以為慈禧晚年時已經老糊塗了,但從她的話來看,其實這個老太太精明得很。若非如此,慈禧也不能把光緒皇帝和整個朝廷壓制得服服帖帖。
早在義和團剛進京時,雖然外間傳說他們的功夫有多麽神奇,但慈禧壹眼就看出來,這群打著扶清旗號的拳民,根本是壹幫烏合之眾,完全不靠譜。然而,慈禧還是不得不用這些人,主要原因,是她已經放義和團入京,騎虎難下了。
而慈禧為自己開脫的理由,只有兩個字?面子。
我也不犯向拳匪去講人情;我想阻止他們又不對,萬壹阻止不了,那更不得下臺。?他們心中明白,得了面子,也就算大家對付過去,還了我的面子。妳想這樣胡鬧,還講什麽上下規矩麽??慈禧明知拳民在胡作非為,但卻不去阻止。因為如果自己出面了,阻止沒成功,那太後很沒有面子。但如果放任他們亂來,至少拳民還會給大清太後壹個面子。大家面子上還過得去,那就不再管外面的情勢是否禍國殃民,洪水滔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