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會來找我說:“我只有某個國家的很多武將。我該怎麽辦?”我們之前的文章主要是對武將和戰術的分析,並沒有這樣的總結主題。但肯定有這樣的需求,所以大單準備按國營寫四篇,總結武將陣營,幫助出格的武將朋友(鎖牌不是我說的)組成陣容~目的是快速整理,為了讓老朋友對武將搭配有個把握,新朋友對各武將特點有個了解。
今天魏國第壹期,曹操鎮樓,魏國老大~我的武將裏有很多魏國怎麽辦?不管妳是S1/S2/S3還是PK季,都按照現在的版本壹起來總結壹下吧~(只說橙卡,不談內務將軍)
二、魏營武將概述
到本文完稿時,魏國共有26名將軍,其中和4名,PK 5名,SP 1,其他16。就兵種的適應性而言,很明顯盾牌兵是主力,其次是騎兵,而弓兵和陸戰隊員非常少見。陣容裏的朋友,盡量以兵種為主,再加強武將。
魏國武將給人壹種“沈重感”,可能與魏的各種傷盾和騎行陣容有關。
第三,魏國的核心武將
核心武將是什麽?就是掛大部分武將,強度超模,效果出眾。有了就壹定要用。千萬不要把它拆了或者改變它。
曹操
魏老板不得不提,強度在整個三戰中首屈壹指。
直視面板,同時具備二線智能和速度,發力不低。雖然用處不大,但是對於壹個助理來說,這個屬性真的是超模。
關鍵是戰術。曹操的戰術可以為兩個隊友多提供25-30%左右的傷害,為自己少提供30%左右的傷害。這個效果很厲害。實力在哪裏?等於帶上曹操,我就直接有另外兩個隊友30%的輸出=單個武將60%的輸出。同時曹操壹般是輔助定位。什麽概念?直接決定了有曹操的隊伍必然能打能打。
截至發稿,命運三柱沒用,原因有三:命運效應不強;效果與黃三不符;黃三彼此沒有聯系。用《三國誌》的話說,就是不好聽,不合適。所以和曹操做朋友,不要誤入歧途。被逼群體也需要吃各種戰術。以這個成本,其他隊伍可以進入T0,不如不分組。曹操還是建議單獨使用,尤其是對魏。
司馬懿
郭瑋輸出的核心代表,三戰初期S1版本的時候,是爆隊的天下。S2·司馬懿憑借自己的力量,在最後四輪比賽中帶領各種爆炸性陣容。原則上,作為壹個純粹的出口武將,司馬懿的替代方案有很多。不能說他是核心武將,但魏系已經形成,司馬盾壹直是駐地強陣容之壹。沒有司馬懿就不成立,這個面子必須給。
賈旭
壹代又壹代,但是壹代又壹代,亂有壹席之地,可以說是亙古不變。
在大丹眼裏,混沌是壹種上下限都非常高的控制。如果控制得好,不會傷害到整個過程。如果控制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控制,這也決定了它是壹個不穩定的控制,所以不會引起太大的變化。而且賈詡的混沌機制也很獨特。沒有亂,有亂才能輸出。唯壹的問題是,如果沒有混亂,就會變成超級戰士,控制和輸出都沒有了。
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球員也不可能大面積免控,所以賈旭的位置還是挺穩的。唯壹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謀反·呂布抄》裏,NPC隊不吃控制,賈詡在戰鬥中壹路劃水,但也只是為了NPC。
郭嘉
為什麽郭嘉也是核心?為領主提供1和2輪洞察+50%傷害減免。如果這個效果不能成為核心,那就沒有核心。唯壹可能被質疑的地方是郭嘉的適用性比較窄,主要是給夏、張遼、呂布等武將提供免於管制(尤其是欺敵震懾),以保證我們三輪輸出少受管制,減少兵力受影響。
第四,軍事指揮官值得壹提
這種武將主要是某些方面比較特殊,值得大家使用,屬於即使沒有替補也很容易找到的類型。
張遼
張遼不哭了,大家都熟悉了。他是第壹個騎爆頭的老祖。屬性和戰術優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連擊(太貪心了,張遼還想要連擊?),同時在戰功和戰損上也有壹定的局限性。張遼比較推薦的玩法是奸夫騎,不要奸夫的奸夫騎。
程宇
三戰頂級C位之壹,本身戰術可以和魯迅比,美中不足的是屬性比魯迅差很多。魯迅是,大量爆炸+燃燒+震撼;而程羽就是,大量爆發+破防+禁治,各擅特長表演,各有利弊。
萬沖
邱敦的名聲早已傳遍天下。滿沖和曹操的組合很合適,還有機會廢掉壹些對手的指揮效果。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還是做不到,更怕。正面打曹操,曹操的直接戰術就會被誤報。
荀攸
8回合現役武將版白馬逸聰。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術發動概率也很重要,直接決定了壹支隊伍的穩定性,尤其是30/35%概率的戰術。如果提高10%左右,會有很大的提升。
王元吉
8回合間隔戰士版裸血戰。由於三戰連擊效果有限,這個武將也有非常獨特的存在感,是個很好的助手,所以我要提壹下。
中匯
現役武將版本的欺敵,由於的適應性,以及戰術上需要有所準備,不能很好的融入魏的體系。但是繳械的效果下限比較高,至少可以減少對手的幾輪平局。而且在戰鬥結束後的第五回合,阻止對手抽A的難度更大,只能靠震懾和混亂。解除鐘會的武裝在這裏是另壹種選擇。
其他軍事指揮官
他們大多擅長輸出和獨特的功能。在大丹眼裏,都是大而不差的,而且換的多,可以換成類似的武將,所以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