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林區如何做大做強林下經濟產業
(壹)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不同,資源稟賦各異,林產品市場需求千變萬化。發展林下經濟必須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各級林業幹部要深入基層,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當地自然條件、林地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科學制定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努力將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要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科學確定發展林下經濟的類型和規模,允許發展模式多樣化,防止“壹刀切”,避免盲目跟風、壹哄而上。要堅持生態優先,科學利用和嚴格保護森林資源,確保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良性互動,決不能因為經濟發展而犧牲生態。(2)完善政策,積極扶持。各地要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設立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幫助農民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要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推進規模化、產業化、規範化經營。要通過財政投入、受益者投入、損害賠償等方式籌集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盡快提高補償標準,調動農民經營生態公益林的積極性。要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貼息政策的帶動和引導作用,積極開辦林權抵押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解決農戶發展林下經濟融資難的問題。要積極爭取稅務部門的支持,對林下經濟產品按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關於林業發展基金和建設項目,有必要增加對林下經濟的支持。(3)加強服務,引導合作。各級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林下經濟工作的指導和服務,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幫助解決資金、技術、生產和銷售等問題。要積極培育適合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的新品種、良種,不斷提高林產品產量和質量,為社會提供豐富的綠色健康林產品。要重點研發林產品采集加工新技術、新工藝,延伸林下經濟產業鏈,提升產業質量和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要加強農民林業合作社建設,引導農民開展合作經營,提高林下經濟的組織化水平、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要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完善各種咨詢渠道,及時提供政策、法律、市場信息等咨詢服務,為農民發展林下經濟創造有利條件。(4)樹立榜樣,進行示範。各地要搞好試點示範,善於發現、認真總結和廣泛宣傳發展林下經濟的先進典型,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促進林下經濟全面發展。要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冊、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林下經濟的重大意義、政策措施和實用技術,使政策深入人心,技術熟練掌握,信息及時掌握,充分調動農民發展林下經濟的積極性,形成全面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