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兩是政治盟友。
萬歷元年(1573年),十歲的神宗皇帝朱翊鈞登基以後,馮保因壹直伺候朱翊鈞受到重用,他由秉筆太監晉升為掌印太監,協理李太後負責小皇帝的教育。
內閣首輔高拱見馮保權力越來越大,心裏不能容忍,授意閣臣提出“還政於內閣”的口號,組織壹批大臣上書彈劾他。
這時候在內閣排第二位的張居正找到馮保,指使他在皇貴妃李氏和陳皇後面前將高拱曾在內閣說過的壹句話“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改為“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
李太後以“專政擅權”之罪令高拱回原籍。於是,張居正在這壹年六月擔任了首輔,至此張居正和馮保壹內壹外,全面掌握大權。
擴展資料:
1、張居正
張居正(公元1525年—1582年),明政治家。字叔大,號太嶽,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為諸生。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進士,改庶吉士。
隆慶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隆慶六年(1572)代高拱為內閣首輔,晉中極殿大學士,壹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任內閣首輔十年,實行壹系列改革措施。
萬歷十年(1582)六月病逝,享年五十八歲,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明代唯壹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死後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恢復名譽。
2、馮保
馮保(?-1583年),字永亭,號雙林,衡水市趙家圈鄉馮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監、政治家、音樂家、書法家。馮保於嘉靖年間入宮,隆慶初年掌管東廠兼理禦馬監。
萬歷皇帝即位,歷任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明穆宗駕崩時成為顧命大臣。掌權後支持張居正推行的“壹條鞭”法,使大明政權壹度出現復蘇局面,史稱萬歷中興。
馮保有著較好的文化素養,他在司禮監監刻了《啟蒙集》、《帝鑒圖說》、《四書》等很多書。最後馮保因為明神宗對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後因病而死,家產亦被抄收。
百度百科——馮保
百度百科——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