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小杜瓦利埃效仿父親,操縱議會修改憲法,承認他為終身總統。1985年,他舉行了“公投”,舉行了沒有競爭者的選舉;他使用各種欺詐手段,結果以99.9%的選票當選總統。這壹騙局立即引起了反對派和天主教會的強烈不滿。選舉前夕,壹名78歲的比利時神父被警察毆打致死。選舉結束後,又有三名牧師被驅逐出境,進壹步激化了政府與教會的矛盾。此時,海地開始形成廣大民眾、反對派人物、教會反對獨裁的局面。
家族政權的終結
1985 165438+10月,戈納伊夫的學生於10月27日舉行示威遊行,抗議政府鎮壓國際青年年的慶祝活動。第二天,學生再次遊行,許多市民也加入進來,高呼“打倒憲法”等口號。遊行被軍隊和警察鎮壓了。四名學生遭到槍擊,數十人受傷。然後,政府在城裏進行了壹次大搜捕。戈納伊夫的流血事件震驚了整個國家。1986 65438+10月,除了戈納伊夫的遊行,海地角的學生也舉行了罷課和遊行。鬥爭的浪潮蔓延到首都和其他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群眾連續數日舉行示威,高喊“打倒杜瓦利埃、民主、反對饑餓和貧困”等口號。在壹些南部城市,憤怒的人們焚燒政府大樓,搶劫倉庫和商店,襲擊Tungton Makut的成員,設置路障並包圍軍營。在首都和其他城市,廣大人民群眾與政府發生了嚴重的對抗。據教會人士估計,從1.985到1.000的兩個月內,至少有1.000人被軍警槍殺。隨著人民反政府鬥爭日益高漲,小杜瓦利埃試圖以高壓政策挽回局面,改組內閣。1986 65438+10月31,小杜瓦利埃宣布全國戒嚴,關閉進步電臺,更加殘酷地鎮壓群眾,但無濟於事。此時美國要求海地舉行選舉,被小杜瓦利埃拒絕。2月3日,太子港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大罷工,各地紛紛響應。反獨裁的風暴席卷全國。美國擔心局勢惡化引發革命,因此敦促小杜瓦利埃提前下臺。眼看大勢已去,小杜瓦利埃於2月7日帶著家人和親信以及超過6543.8億美元的現金,乘坐美國安排的軍用飛機出逃,在法國避難。這個加勒比海地區“最腐敗血腥的現代王朝”在統治了近30年後終於崩潰了。
流亡生活
杜瓦利埃在法國流亡期間過著非常奢侈的生活。這消耗了他大量的財富。
1993年,杜瓦利埃與米歇爾離婚時,幾乎身無分文,因為他的大部分財產都被前妻拿走了。此後,杜瓦利埃壹直靠壹些追隨者的支持生活。
在他流亡法國期間,對他暴行的起訴從未停止,但都以失敗告終。1998年,壹位名叫Genard Blanchard的攝影師在巴黎組建了壹個非政府組織,致力於在海外將杜瓦利埃繩之以法。與此同時,法國內政部長還表示,取消參與《森根協議》的國家之間的邊境管制,其他森根國家對杜瓦利埃的起訴將被法國承認同樣有效。但杜瓦利埃的律師仍強調,杜瓦利埃居住在法國,只受法國法律約束。
2004年2月流亡法國的小杜瓦利埃表示希望能夠返回海地。盡管杜瓦利埃聲稱自己“沒有尋求連任總統的計劃”。但海地輿論開始關註杜瓦利埃在海地當前混亂局勢下回國的願望。
2007年9月22-23日,杜瓦利埃通過電臺向海地人民發表講話,呼籲他的支持者為他的回歸做好準備。9月28日,海地總統勒內·普雷瓦爾拒絕接受杜瓦利埃的道歉,並威脅稱,如果杜瓦利埃返回海地,他將面臨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