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初二 敬畏自然 復習資料

初二 敬畏自然 復習資料

上/view/39994.htm

第十壹課 敬畏自然

壹 問題

1 作者是怎樣層層遞進水到渠成地得到結論的?

答:從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開頭,比較人與大自然的智慧是壹層(2~5)指出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進了壹層(6、7)。從論智慧到論生命又進了壹層(8~9),在層層推進的論述中,人類之所以應該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畢,最後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

2 作者為什麽提出要敬畏自然?

答:這是針對人與自然對立的觀念提出的。人往往提出要征服自然,雖然有其合理的壹面,但如果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招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到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 為什麽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答:因為人類與自然本來就是壹體的,雖存在形式不同,但卻互相平等。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

4 體會含義:人類為自己取得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答:掉入陷阱,就是危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類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它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嚴重後果,危及人類自身。

5 體會含義:宇宙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答:這句話的意思是,宇宙創造了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等於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使宇宙對自己的認識。這句話是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造。

6 體會含義: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答:宇宙的壹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壹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7 “看著人類這種狂妄的表現”中“這種”指代什麽?

答: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

8 “看著人類這種狂妄的表現大自然壹定會竊笑——就像母親面對無知的孩子那樣的笑”,其中的無知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1)雖然人類的作品飛上太空,但航天事業的空間,在大宇宙中間,還是非常狹小。(2) 人類的認識史也是壹部不斷糾錯的歷史,後人看今天,我們的認識還幼稚得很。(3)礦坑也可能成為人類自掘的陷阱(4)作者認為在宇宙中壹定存在著遠比我們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來人類智慧就算不得什麽。

9 結合全文說說妳對“敬畏自然”中的“畏”是怎樣理解的?

答:畏,即要愛護自然,破壞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懲罰,而大自然的懲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人類不該和大自然對立起來,應該與自然求得和諧發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過程中,要使自然更美好,從而使人類的生存更為美好。

二 段意

1 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

2 即使拿科技來說,航天事業的空間在大宇宙中還是非常狹小的。人類的認識史也是壹部不斷糾錯的歷史,壹萬年以後看今天,我們的認識還幼稚得很。

3 將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做對比(承接第二段)

4 宇宙中壹定存在著遠比我們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他們看來人類智慧就是微不足道的

5 大自然創造了宇宙的壹切,這是人類無法企及的。

6 闡述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系:1.人類智慧是大自然賦予的,人類是自然智慧的壹部分,是宇宙用來自我認識的工具。2.人類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它們是同壹智慧的不同階段。

7 人應該愛護自然,因為人與自然是壹體的。

8 作者從自然智慧進而論述宇宙生命。

9 同上

10 同上

11 人應該敬畏自然

第四課 列夫?托爾斯泰

選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

問題:

1 理解“因為他與全俄國人民同呼吸***命運”

答:作者從多種角度展示托爾斯泰普通的壹面,意在表明托爾斯泰屬於俄羅斯普通大眾,同時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

2 理解“托爾斯泰這對眼睛裏有壹百只眼珠”

答:引用高爾基的話作結,幹脆有力,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很好的表現了托爾斯泰眼睛的洞察力,敏銳性和豐富性。(修辭:誇張)

3 理解“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精確無誤的頻波”

答:這裏作者對托爾斯泰眼睛的描寫已不再限於肖像描寫,而是含蓄的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藝術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4 理解“這對眼睛不會放過微不足道的細節......靈魂深處”

答:通過寫眼睛來寫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及批判的深度和廣度。

5 本文意在表現偉大的托爾斯泰,可卻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描寫托爾斯泰的相貌醜陋普通,作者的用意在何處?

答:既是對托爾斯泰外貌的真實刻畫,也是說明他是俄國人民中的壹員,與俄國人民同呼吸***命運

6 前兩段文字的描寫順序及這樣寫的好處。

須發→面部[整體→局部(上→下)]

7 本文從哪兩個角度描寫托爾斯泰?分別有什麽特點?

答:須發和眼睛。須發多而密,眼睛有神。

8 寫托爾斯泰的外貌意在突出其哪方面的特點?有什麽作用?

答:寫托爾斯泰的外貌壹方面突出其平庸甚至醜陋,另壹方面突出他和普通人壹樣,混在人群裏都找不出來。以此說明托爾斯泰是俄國人民大眾中的普通壹員,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命運,以相貌的平庸反襯出他傑出的才能。

9 理解“當這壹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答:這句話寫出了托爾斯泰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的批判是極為深刻而準確的。

10 理解“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他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

答:這是描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作者運用比喻寫出托爾斯泰眼睛深刻準確的洞察力。

11 閃光的珠寶指什麽?甲殼指什麽?為什麽這樣說?

答:托爾斯泰那雙珍貴敏銳的眼睛。原指蝦蟹等動物的外殼質地堅硬有保護身體的作用,這裏指胡子眉毛頭發保護眼睛。這是用粗鄙的外表來保護精美的珠寶——眼睛,這也是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12作者為什麽要著力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

答:因為他的眼睛非常犀利蘊含了各種感情,揭示了沙皇的黑暗統治。

13課文壹方面說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壹方面又說他得不到屬於自己的那壹份幸福,這矛盾麽?他的壹生究竟有幸還是不幸?

答:不矛盾。因為托爾斯泰目光犀利可以成為整個世界的主宰,但是能看清真相的人往往又是最痛苦的。當他看透了社會醜惡 虛偽 苦難卻無力改變時,便放棄財產,以致和家人造成矛盾,無法享受平凡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