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陳江和在《雞毛飛上天》中對開門四進四出六的解釋:
開四門:據說義烏商人每到壹個地方,特別是新的地方,把關系往各個方向抹平,這樣就能知道誰有什麽,誰什麽都沒有,誰最想要什麽,誰有貴的東西,誰有便宜的東西,最後我們用便宜的東西換貴的東西,這樣就能賺錢。
四進六出:據說義烏的小販賺到壹百,就要想著給別人六十。給朋友,給幫助我們的人,那麽這樣的話,就能保證我們壹直賺到那四十。
什麽是商業?在網上隨便搜壹下就能找到很多答案,當然每個人對商業的理解也不僅僅是壹樣的。
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
我認為,首先,商業是賺錢的,即使最初的手段是賠錢或者虧本,商業的本質還是賺錢,這也是陳江和在《開門四門》中所說的。只是怎麽才能賺錢呢?
商業其實就是壹種聯系!
那麽套用壹句網上流行的話,商業其實是壹種連接,商業是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間的連接線。商業就是找到需求,找到這個需求的解決方案並實際解決問題。比如我渴了,需要壹瓶水,而妳恰好知道誰那裏有水,就從誰那裏拿過來給我。就像陳江和說的,誰有什麽,誰什麽都沒有,誰想要什麽,誰的東西貴,誰的東西便宜,妳得知道,妳得清楚,妳才能做中間的交換。
知道了商業的目的和方法,然後如何找到需求,當然現在主要是做市場調研,互聯網行業可能需要專業的產品經理做用戶需求分析。陳江和的解決辦法是打開四扇門,即義烏商人無論走到哪裏,尤其是到了新的地方,首先要理順四面八方的關系。這是基礎。那麽,如何才能理順關系呢?理順關系,第壹件事就是和妳的客戶搞好關系,建立友誼,而這個答案還得從他的養父陳金水告訴陳江和如何敲打身邊的糖幫裏找。
陳金水是這麽說的:人心都是肉的(所以要以心換心)。如果能幫助別人,就不要偷懶(這是以實力換實力,多幫助別人,最終也會得到別人的幫助)。看到什麽都沒有,人們就會壹點壹點聚集起來(妳先付出,就有回報。要想獲得生意,首先要交出自己的心,傳播自己的力量)。
和別人玩也是壹門學問(接近客戶,客戶對什麽感興趣,商人就得對什麽感興趣),藝術不是壓倒壹切的,走來走去靠的是技巧(通過做妳做的事,通過演戲),入鄉隨俗,讓人喜歡妳。這個口不能丟(任何好的產品或服務都離不開營銷,都要做好營銷)。要說拜年的話,要能說當地人感興趣的事情(營銷不是從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的角度出發,妳要時刻站在妳客戶的角度考慮妳應該傳達給客戶什麽。營銷不壹定是推銷產品或服務,也是做人,先做人,再做事,先賣自己,再賣生意)。
義烏商人做生意的技巧在於開四個門,到處走,所以做持久生意的技巧就是進四留六,自己賺100,想著把60塊錢給別人,給幫助自己的人。先不說給別人60塊錢。想想有多少團隊、創始人、高管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分崩離析。大家都能理解,堅持這個原則不容易。
同時,這個道理不僅是利益分配的智慧和商業的長久之計,也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沒有無償的幫助,也不會有不求回報的幫助。不問不代表真的沒必要。有些人可能不在乎,但壹兩百個人都不在乎。如果是1萬或者2萬,如果是更大的數字,比如1萬,我想很多人會在意。同樣,即使是小錢,效果也不壹樣。妳不給,對方不會在意,但是妳給了,效果肯定比不給好。下次妳再找人幫忙,對方肯定會更加重視妳委托的事情,更加重視。
同時,六取四的原則顯示了義烏人乃至浙商的獨立自主精神。我可以接受別人的幫助,但壹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享受的享受,能承受的承受。我在看浙商三部曲第二部《溫州壹家》的時候,看到壹家到了溫州之後,選擇住在院子裏,盡管他們遇到了好心的趙氏兄弟,為他們提供了壹個落腳的地方。雖然趙氏兄弟沒有要收萬順租金的意思,而且那個地方也沒有租金,但萬順壹家還是毅然把撿來的破爛分壹半給了趙氏兄弟作為租金。從這個片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別人給予的幫助,可能是基於妳是誰,妳應該得到什麽,妳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對雙方都沒有問題。但是,壹個真正有獨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會這麽想的。當他接受別人的幫助時,壹定會給別人適當的回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補償。同時符合商業的基本原則,即交換或交易。也許交易這個詞在這裏不是特別合適,但本質上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壹點,很重要,陳江和精神,義烏商人,乃至浙商精神,最基本的精髓就是四處遊歷。妳必須去任何地方,然後才能打開四扇門,進四扇門,出六扇門。如果妳連每個地方都不去,那麽所有的精神都只是空中樓閣。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唯壹方法就是到處去,就是行動!
同時,陳金水還叫我們走來走去,站起來喊!我覺得做生意可以放低姿態,但不要小看自己。妳可以放低身段,但不能放棄尊嚴。所以,要想站出來做生意,就要自信。就像馬雲說的:腰桿挺著,眼裏卻有尊重。
還有,無論是繞來繞去,四開四門,還是四進六出,看似方法很多,其實核心只有壹個,那就是:先做人,後做事!
壹開始,我也沒聽懂這句話。我覺得,做人,做好與人交往就行了,對人好,坦誠相待,互相幫助。當然這沒問題,但這只是壹個和別人打交道的人。
後來我的壹個同事告訴我,她選擇現在的老公,是因為看到老公合夥失敗,身上只有5塊錢很難。然後她老公就用這5塊錢買了個瓜和朋友朋友分享,然後就分手了。也正因為如此,她看到了丈夫的內在。從此我也明白了,做人不僅是做人,更是做事。
魯迅先生曾說:生意,南方人叫“買賣”,北方人叫“買賣”。書面上稱之為“貿易”,政府稱之為“商業”。有些人把“生意”狹隘地理解為“賺錢”。其實生意的開始就是分享,把好東西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或者有緣人,賺取合理的服務費,做成壹單生意,交到壹個朋友。這是生意。生生不息,意即心之意。為人真誠,做事正直!不要欺負人!不要撒謊!不開玩笑!-這是生意!
這個世界壹定是:先學會做人,然後妳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那麽做生意壹定是:先學會做人,然後才能做最好的生意!
最後,借用最成功的浙商馬雲的壹句話:成功的原因有千萬種,失敗的原因只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