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27、1日,南昌起義軍成功占領南昌城後,向閩西上杭、永定、長汀、大埔進軍,準備占領潮州、汕頭、廣州。進入以周恩來為總書記的中國前敵委員會領導下的大埔縣(茶陽)。
8月20日,兵分兩路。壹路由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同誌率領3萬多人順汀江、韓江而下,直撲潮汕。壹路由朱德率領約3000人守住三江壩,防止敵人從閩西、梅縣抄主力向潮汕進軍。
10 10月1日,國民黨錢大鈞部三個師兩萬余人從梅縣松口順梅江而下,向三河壩進發。起義軍在朱德、周士第、李碩勛等同誌的指揮下,在東江工農軍的配合下,與敵人激戰三天三夜,打退了敵人無數次進攻,殲敵數千人。3日下午,得到敵人增援的黃部由麻東渡漢水,占領了起義軍陣地南面的制高點,北面也被部占領。
在敵眾我寡、彈藥匱乏的險惡形勢下,指揮部決定采取“二次掩護,逐步撤退”的方式,於5日進入饒平茅枝。掩護部隊撤退的25師75團3營戰士們打完最後壹顆子彈,勇敢地跳出戰壕,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全營官兵在這座碧峙山上壯烈犧牲。
背景
八壹南昌起義是1927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由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領導的武裝起義。參加起義的部隊有朱德同誌領導的軍官教育團、賀龍同誌領導的二十軍、葉挺同誌領導的十壹軍等,約3萬人。他們成功占領了江西省會南昌,誕生了中國* * *黨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8月5日,起義軍武裝離開南昌南下,準備奪取廣州,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然後舉行北伐。
離開南昌後,部隊經過撫州、瑞金、會昌,沿途與國民黨軍閥和黃部隊展開激戰。會昌之戰後,起義軍經長汀到上杭,再經大埔到潮汕。
1927年8、9月,起義軍從福建長汀、上杭進入潮汕時,朱德、周士第率領的第25師留守大埔縣三河壩。
起義軍來到三河壩前壹個月,地下工作者被派到三河壩惠東等地,秘密組織工會和農會。
1927年8月24日中午,10余人的紅軍先頭部隊從三河惠東文化處越境至惠城,隨後部隊先後從汀江兩岸徒步至三河壩。龐大的軍隊乘坐100多艘民船繼續沿漢江而下。經過壹天壹夜的急行軍,2000多人留在了三河壩。當時商人開門放鞭炮迎客,通宵營業,市場繁榮。當時起義軍戴著紅帽子,脖子上圍著紅領巾,穿著藍衣服,綁腿涼鞋,不分官兵。造反派到了三河壩後,住在寺廟、祠堂、百姓家中。第二天,到處貼了通知,上面有周士第同誌的簽名。軍隊紀律好,購物公平,說話溫和,和群眾關系好。
待了幾天,起義軍在惠城南門外的大沙壩召開群眾大會,有2000多人參加。據說是朱德同誌坐在凳子上講話。會後,舉行了示威遊行。參與者舉著紙旗,喊著口號,貼著標語。遊行隊伍手持武器高呼:“打倒基督教”、“鏟除禮拜堂”、“打倒貪官汙吏、土豪劣紳”、“耕者有其田”。革命口號後,遊行隊伍只有進東門出南門,再進西門出北門才解散。
三河壩之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