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好多人提到<情書>,是韓國的吧,能介紹壹下嗎?

好多人提到<情書>,是韓國的吧,能介紹壹下嗎?

2005年夏天,我第壹次看到韓國著名的綜藝節目《情書》,當時我的腦海裏反復出現的就是“無與倫比”這個成語:這個節目太棒了!完美的幾乎挑不出缺點來。從畫面看,象韓劇壹樣優美悅目,無論是置景還是鏡頭切換,更別說俊男靚女作主角;從內容看,既保留韓劇健康積極的壹面,也有著強烈的時代氣息,比如開場秀時藝人們的個人舞蹈表演,精彩而富有個性。當然,整個節目中洋溢著幽默熱鬧的氣氛,而且完全是自自然然出現的,毫無做作之感,這正是現代綜藝節目最需要的。

打個形象的比方,《情書》仿佛動作版的《非常男女》,以動作遊戲為主,最後看哪些人能成為“情人”,不過選手都是韓國有壹定知名度的的藝人(該節目是韓國SBS電視臺制作的,因而出場的基本都是該電視公司的簽約藝人),這跟時下大陸提倡的“娛樂平民化”不同。其實平民也好,藝人也好,重要的是哪個能出效果,哪個能做的精彩,這才是觀眾最關心的。

《情書》屬於周播節目,每批選手參加錄制的節目算“壹代”,每“壹代”分上下兩集,每集壹個小時,壹周播壹集。在2004年《情書》剛推出時,是六名男選手與壹名女選手參加,最後看女選手挑中誰,後來改成了目前的七位男選手與七位女選手參加,節奏更快,內容也更加豐富,現場的變數也更多了。

下面主要介紹目前的節目形式:

目前的《情書》主要分七個環節:開場秀,男生遊戲,女生遊戲,第壹次組合(節目中稱為“持花男子”),“給我出來”,情侶遊戲(搶椅子),最後組合。

“開場秀”部分是在室外拍攝的,壹個小廣場,主持人(姜虎東)先介紹七位男選手,然後壹輛大花車載著七位美女來到。目前所錄制的《情書》節目中,有幾位選手的出場率非常高(藝人做選手的好處之壹就是可以反復用,誰受歡迎,下壹次還請他),男嘉賓中包括非常搞笑的申正煥、千明勛,女嘉賓裏的張英蘭――張英蘭屬於吳君如那壹類,自身條件壹般,但總是無所顧忌,經常大膽表達對帥哥的愛慕,也總是遭到大家的嘲弄。但正因為這樣,她在眾多美女中也顯得非常另類。

七位女嘉賓到場,首先介紹她們。然後從1號女嘉賓開始,讓她稱呼壹下對面自己心儀男性的昵稱(帥哥、陽光男孩等等,但不能直說男選手的名字),然後讓男性們自由出列――覺得說的是自己,就站出來,這裏也包括明知道沒說自己,但因為自己喜歡這位女性,就站出來“摻乎”。比如有壹期當壹位女選手說“唱歌王子”時,出來了四個男嘉賓。男主持人首先問站出來的男選手“妳怎麽知道說的是妳”,然後主持人反問女選手:這裏面有妳剛才想叫的人麽。

七位女選手都“呼喚心儀男性”之後,男女選手開始互相提問,壹般的問“妳喜歡什麽樣的異性”等等,從這時,搶奪心儀對象的明爭暗鬥就開始了。交流之後,進入“跳舞時間”,從1號男選手開始,請對面的女選手***舞(《情書》規定1號男選手必須請1號女選手,以此類推,這樣給每位選手公平的展示機會),音樂聲中,這些藝人們開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技,比如《情書》常客女嘉賓全惠彬,幾乎是舞蹈最棒的女選手,而男選手中也多數舞技很棒,象曾經紅極壹時的HOT組合中的溫柔小生張佑赫,目前自己單幹,仍然魅力非凡,舞技了得。至於目前很走紅的“神話”組合,各個舞技出眾。這壹段表演可以說是節目中的第壹個高潮。

以上是“開場秀”。

第二個環節是男生遊戲,節目中叫“愛的擊破王”,內容是男生們在做動作遊戲,向極限挑戰,而女嘉賓則給之加油。典型的遊戲項目有“踢高”(懸掛著氣球,不斷升高),或者是助跑踹泡沫板,不斷升高。

這個環節的主要看點是“加油與願望”,也就是在每位男選手比賽之前,女選手們可以自己主動出來為之加油,喊個口號,或者做個性感動作。而男選手則可以提出壹個要求,比如某期中壹位男選手提出“成功之後跟喜歡的女選手做泰坦尼克號中的經典動作”,而男選手則不需要說出他想跟誰完成。壹旦他成功完成這個遊戲(遊戲高度通常以10厘米為單位遞增),就可以去找女選手完成他的願望。

印象深的是壹次男生要求:(千明勛,作曲家),他要求“把我的優點細細說壹遍,最後大喊壹聲:“妳就是我最想要的!”我也大喊壹聲:“妳也是我最想要的””

這個環節充分展示了多機位節目拍攝的魅力,那就是在男選手飛身“踢高”時,會從多個角度慢放整個過程,中間插女選手的關切目光,直到最後壹個角度才會播放他是否成功踢到,整個過程拍攝得扣人心弦。

第三個環節是女生動作遊戲,經常更換。舉個例子:低腳平衡木翻跟頭。女選手首先低頭捏鼻快速自轉5周,然後在20公分高的平衡木上翻(滾)跟頭,平衡木的另壹端就是那七位等待的男選手,翻過去之後(多數女選手都會因為平衡感差,而翻得七仰八合,現場哄笑壹片),走到喜歡的男選手前面,背上他,到旁邊的桌上拿鈴鐺搖壹下,就算完成壹個過程。這個環節也很搞笑,記得壹位女選手由於連續跌跤,都哭了,而同時很多人也都笑出了眼淚。

這個環節的妙處在於“有限度傷害女選手的美好形象”,恰到好處。

第四個環節是第壹次組合(節目中稱為“持花男子”),從1號女選手開始,她走到臺上,然後男選手們向她提要求(多數是要求表演壹個動作等等),然後音樂響起,喜歡她的男孩可以在30秒音樂聲中內同時走出來。這時出來的男選手數量足以看出該女選手的人氣了――有時五六個,有時壹個都沒有。然後女孩給出來的男選手“命題”――壹般是壹段情景劇表演,有該女選手參加,比如第十六代裏1號裴澀琪要求表演“藝人情侶散步卻被人發現”。這個環節展示的就是藝人們的表演才能,當然,每壹段都是搞笑風格的。最後是女選手扔花,誰能撿到花,誰就成為暫時的“情侶”。第壹次配對組合完成。

這個環節中,情景劇是最大的看點,其實所謂藝人,基本才能就應該是表演,而且要有演即興劇的能力,否則怎麽叫優秀的藝人?!比如臺灣目前流行的表演秀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除了許傑輝之外,九孔越來越受歡迎,就因為他是千面人,演誰象誰。

通常來說,這個環節進行到壹半的時候,上半集的時間也就到了。

下半集會繼續前面的情節,然後進入到第五個環節:給我出來。也就是“復仇”。這個設計獨具匠心,很有新意。在分出“情侶”後,捉對廝殺(找“仇人”)。從1號男選手開始,妳覺得在前面的爭奪中,妳反感誰,或者誰“搶了妳的心上人”,“攪了妳的好夢”,就可以在這時復仇了。男子項目主要是拳擊,各戴壹個巨大的手套(防止受傷),每個人背後有氣球,誰能打爆對方的氣球就算獲勝。女子項目是摔跤,綁腰帶,手法固定,背後也有氣球,摔爆算勝。這裏最令我欽佩的是女子項目的設計,在我以前的工作中也遇到過設計女選手的動作項目,然而總因為有損女性形象而設計得不理想(披頭散發肯定不雅),在《情書》中有效解決了這個難題,那就是比試的雙方“手用力的位置是固定的,都限定了,放在布帶上”,這就不會出現亂成壹團或披頭散發,而且勝負也是用氣球判斷,簡單易行。

更有看點的是大家無法知道誰會挑戰誰,壹切都是未知的,充滿懸念。

第六個環節有些普通,多數是搶椅子,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那種,音樂壹停,馬上坐到最近的椅子上,他們是壹對椅子放壹起,讓情侶們壹起坐。我反復觀察了多期,終於琢磨出這個環節的獨特之處,那就是在音樂剛起來時,每組情侶都會到壹個固定的機位前面表演舞蹈,跳個三十秒左右,然後換下壹組選手,因為這個時候音樂是不會停的,就是讓大家展示默契舞姿的時候。看,這麽個小地方,都要秉承整個《情書》節目的理念:舞蹈,表演!

最後勝出的情侶會得到小獎勵,然後進入最後環節。

結尾是從1號男生開始,他的“情侶”來到他的聲旁,而主持人宣布:哪位女選手不同意他們的組合,可以加入,給妳最後的機會!經常出現有壹位或多位女選手“加入挑選”,讓男選手很為難,當然,這也是最大的看點。

當最後壹位男選手做出決定後,《情書》就結束了。

《情書》的後期制作極其精美,令人嘆服,比如大字幕,非常到位。當壹位女選手出現復雜表情時,屏幕上總是會打上最恰當的“詞語”,比如“緊張、尷尬”等等,記得有壹次申正煥表演老太監,屏幕上就給他“穿”上了太監服裝,這種精心自然更出效果。最有服務意識的則是經常打上提示性的字幕,進行解釋,方便觀眾快速理解。

從臺灣到內地,我國的綜藝節目,動嘴的太多,動手動腿的太少,這就明顯缺少活力,即使臺灣臺視的《少年特工隊》,也感覺壹群不成熟的少年在逗樂,反觀《情書》,在不失去語言幽默的同時,節目有大量的動作遊戲,使得活力十足。我在觀看的時候常想:是不是朝鮮民族的活潑、熱愛運動的個性是這個節目的基礎呢?尤其是他們喜歡跳舞――節目中主要是街舞,動感的音樂,炫人的舞姿,怎麽會不打動人?

動作遊戲在設計上的確有難度,畢竟不能往體育比賽方向上發展,但《情書》的設計給了我們很大想象空間,尤其是節目中在異性面前奮勇爭第壹的導向,更是給人健康向上的感覺。

最後說說《情書》引起爭議的地方:是否提前有劇本?選手們的選擇與表演是否都是提前設計好的?這個問題網上有個激烈的討論,通常的意見是有大致的節目方向,包括選手選擇誰,都有壹定的設計,至於選手的個性表現,也有壹定的規矩。

前面我提到壹個細節,某期中壹位男選手提出“成功之後跟喜歡的女選手做泰坦尼克號中的經典動作”,結果他順利完成了,然後女選手很激動地到臺子上背對著男選手,等著他從背後來抱。男選手也很激動,先是想從遠處的大花籃中抽出壹束花,抽了幾下,沒抽出來,索性幹脆整個大花籃都抱起來,這時《泰坦尼克》好的伴奏音樂響起,壹切都在向著浪漫的場景發展――忽然,選手千明勛卻搶先走到女選手身後,壹把從背後抱住她,全場哄笑,而女選手這時才發覺,臉紅了掙脫開。

這是《情書》中的壹個代表性的搞笑環節,看起來是個“即興式的”搞笑,然而我反復看了幾遍,終於發現了“破綻”,那就是在千明勛去“搗亂”之前,主持人姜虎東輕輕推了千明勛壹下,然後千明勛才上前的――可見這是個“疑似設計場景” ,很有可能這壹段是提前設計好的。不過盡管是這樣,由於現場效果極好,完全達到了目的。

我個人是很反感擺拍遊戲的,認為那是對選手的不尊重,不過我認為這只是對平民選手而言,如果是藝人,恐怕優秀的擺拍或許更出效果,畢竟他們的天職就是表演,然而這更考驗編導的水平。這裏我還要再次提到2005金鐘最佳綜藝節目《全民大悶鍋》,壹個小時的節目,幾乎全都是有劇本臺詞的,但看起來就像話趕話即興說的壹樣,令人佩服編劇的高明!

這裏再多說壹句,即使是搞笑風格的藝人選手,也應該是有壹定特長的。比如作曲家千明勛,他在2005年第十六代和壹位擅長跳復古舞蹈的裴澀琪小姐***舞時,展現了其優秀的舞蹈功底,其中的掰手舞非常絢麗(當倆人快速做出同壹舞蹈動作時,屏幕上打出了提醒觀眾的“同壹動作”),而這段“復古舞”所用的伴奏曲正是十年前流行入我國的那個著名的迪士高音樂(中間有公雞打鳴的)。其實,搞笑的背後應該是有真功夫,耍貧嘴是不會得到觀眾的持久歡迎的。

更值得壹提的是,這壹段動感十足的舞蹈完全是用MV的風格拍攝的,導播切換的優美流暢,畫面絢麗無比,真是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