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人們為什麽把壹些言行描述為打了雞血,打雞血到底是什麽意思?

人們為什麽把壹些言行描述為打了雞血,打雞血到底是什麽意思?

打雞血,通常借指對某人或事物表現出異常的情緒亢奮,有諷刺、調侃之意。但為什麽說打雞血,而不說打虎血或打豹血呢?這與上世紀六十年代風行的“雞血療法"有關。

雞血療法,就是通過打雞血來治病,簡稱“打雞血"。流行於1960年代的文革期間。

具體操作方法是:從公雞(仔公雞更好)翅膀下的血管內,抽取雞血五十毫升左右,皮下註射到人體內,每周壹次,據傳,經過多次註射,人會臉色紅潤精力旺盛,有病治病無病健身。

於是,壹時全國上下,從發達的大城市到落後的窮鄉僻壤,處處傳說並實踐著"打雞血"。各級醫院、門診註射室都熱鬧非凡,人們懷抱公雞排隊註射,經常搞得註射室壹地雞毛、糞便狼籍。

雞血療法的首創者是上海醫生俞昌時。據俞昌時介紹:他在行醫時用溫度計量了下雞屁眼溫度,發現雞的體溫是43度,比人體37度要高不少,因而覺得雞血發熱技能高,能調整神經中樞,促進新陳代謝,最終達到抗菌抗毒、防病治病的作用。

這種沒有臨床試驗和科學依據的做法,迎合了當時“少花錢,治大病;不花線,也治病"的口號,雞血療法很快風靡大江南北。在俞昌時口中,雞血療法已經成為了國際領先的醫療成就。

壹個不科學的,又危及生命的醫療騙局,時間會揭穿壹切。雞血療法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思考,為什麽如此荒唐之舉能迅速風靡中國,為什麽有人提出質疑會遭到圍攻。

前幾年,出了壹個張悟本的"綠豆療法",借老百姓對官方電視臺的信任,張神醫在電視上大講其道,聲稱綠豆湯包治百病,包括讓現代醫學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癥。壹時間,在某些人群中,人人談綠豆湯,天天喝綠豆湯,其勢大可以與當年打雞血相媲美,使綠豆象當年的公雞壹樣,奇貨可居,壹豆難求。

時至今日,國人依舊盲從跟風,缺少獨立思考和科學質疑的精神。某某療法仍有生存的土壤,只不過換個馬甲而已。

雞血療法值得我們反思的東西很多,但它也給我們帶來了壹個意外的副產品,就是“打雞血"壹詞。雖是個新詞,但使用頻率較高。按約定俗成的用法,通常借指對某人或事物異常的情緒亢奮,壹般認為詞性中性偏貶意。

文行至此,大功告成,我異常興奮,象打雞血了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