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必要時只去眼鏡店配壹副眼鏡。眼鏡不僅是功能電器,更是時尚標簽。為滿足這壹需求,上海國際眼鏡城傾力打造世界品牌眼鏡集散地,壹期營業面積11,000平方米,品牌眼鏡店數百家,豪華舒適的購物環境,寬敞省心的停車條件...使之成為上海營業面積最大、國際品牌最多、檔次最高的品牌眼鏡市場,使上海國際眼鏡城理直氣壯地喊出“引領上海眼鏡消費”。
上海國際眼鏡城:市場洗牌在即。
2007年6月17日,華東地區唯壹的超大型眼鏡主題商場上海國際眼鏡城誕生並正式開業,這標誌著上海眼鏡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競爭更加激烈。吳等老牌眼鏡店在上海灘瘋狂布局,湧現出眾多眼鏡專業批發市場和直通車。種種跡象表明,新壹輪市場洗牌在即。
在眼鏡店遍地開花、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上海國際眼鏡城為搶占上海高端眼鏡市場做足了功課。自進入上海市場以來,上海國際眼鏡城非常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服務的專業化,並不斷了解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為上海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品牌眼鏡產品。上海國際眼鏡城每壹家店的質量管理、商品管理、經營管理、售後服務都是壹致的。消費者無論去哪家店,都享受上海國際眼鏡城的管理和服務。市場出臺了壹系列措施,如建立“先行賠付制度”、成立質檢部門等。市場負責人表示,壹副不合格的眼鏡絕對不能帶出商場。
為了保證每壹副眼鏡的質量,為顧客的視力健康負責,上海國際眼鏡城專門成立了“愛眼之家”,從韓國聘請了12位資深眼鏡驗配技師,包括來自韓國多所著名大學的教授安、隱形眼鏡專家姜坤星女士、驗光師何玉鳳教授、國內知名資深驗光師、石、鄧燕玲、苗、朱如算、童。如此龐大的專家團隊,在同類市場真的不多見。
市場成熟規範的另壹個表現是市場與商戶合作關系的進壹步和諧。上海國際眼鏡城市場部經理劉少雄認為,商家也是顧客,和消費者壹樣重要。上海國際眼鏡城的核心理念之壹就是“尊重商戶”,“體現商戶價值”。他認為,市場和商家的無縫合作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類似家電賣場,傾向於直接與眼鏡廠商溝通合作的品牌營銷模式,必將成為未來眼鏡行業的發展趨勢。對此,他表示,作為上海最大的眼鏡商場,今年以來,上海國際眼鏡城與市場上各品牌眼鏡專賣店的合作不斷升溫:“壹方面,雙方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合作更加緊密;另壹方面,市場上嚴格的質量標準可以充分體現我們的品牌價值。”
世界品牌眼鏡集散地——和諧共贏
上海國際眼鏡城位於上海火車站北廣場、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站、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三個黃金坐標(中興路1688號)交匯處。壹期營業面積1.1萬平方米。項目分三期投資,壹期投資已超過3000萬。是上海最大的眼鏡主題商場,全國環境最好,檔次最高。
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得流量者得天下”。上海國際眼鏡城所在的閘北區,是上海九大中心城市中唯壹鐵路、陸路、高架、軌道交通、地面交通交匯的區域。上海長途客運站每天有1150個航班,2-3萬人次;上海新站每天有137趟客車開往全國各地,231趟客車經過上海,日均12萬人次;高架內環路和南北高架近在咫尺,每天絡繹不絕的車流量在20萬次以上;多條軌道交通在中國聚集交匯;187公交線路占全市公交線路的33.27%。優越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帶來巨大的車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為市場的運營、管理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前提條件。
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住宅項目的啟動,火車站北廣場尤其是上海國際眼鏡城附近的商圈發展潛力更大,前景更加輝煌。閘北區城市規劃局規劃設計處負責人表示,北廣場上方將建設壹個特大型環形‘兩層轉換步行平臺’,西接長途客運站(上海國際眼鏡城),東至大同路,南至火車站北口,北至中興路。"
獨特的市場定位——閘北區是上海眼鏡產業的基地,眼鏡的生產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第壹家國家眼鏡廠位於閘北。閘北也是眼鏡產品銷售的聚集地。散葉眼鏡批發市場、開泰眼鏡批發市場、日月眼鏡城成為眼鏡產品銷售的主要集散地。新成立的上海眼鏡博物館為眼鏡行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光彩。針對目前的經營狀況,上海國際眼鏡城努力錯位競爭,避免產業同構,有針對性地選擇相對高端的發展路線,以中高端產品的批發零售為市場主攻方向,以“打造在國內外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上海知名品牌市場,打造世界品牌眼鏡集散地”。
優雅舒適的商業環境——商場的市場格局,壹樓沿街商鋪面積約為1000㎡,二樓約為1000㎡,三樓約為5000㎡,四樓約為4000㎡,分隔了20至1000㎡不同大小的攤位,為顧客提供了多種選擇。中央空調、自動扶梯、貨梯、倉庫、停車場壹應俱全,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經營硬環境。精心設計的市場功能定位和專業的市場布局,將邀請工商、稅務、質檢等執法部門進駐市場,為商戶保駕護航,營造更好的營商軟環境。上海國際眼鏡城為顧客和經營戶購物和經營創造優越的硬件環境。
上海國際眼鏡城將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和客流優勢,營造壹流的商業環境和人文環境,提供全方位的優質人性化服務,構建現代化的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以國內外知名品牌為“龍頭”,以培育優質品牌為己任,提升眼鏡市場的集散和輻射力,促進眼鏡企業的大交易和大流通,精心打造上海最大的知名品牌市場!上海國際眼鏡城通過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成為上海中高端品牌眼鏡消費市場的推動者,為周邊商圈經濟註入活力。
華東首家眼鏡主題商場——讓世界大開眼界。
眾所周知,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眼鏡的銷售有著巨大的市場和潛力。有人做過市場調查。近年來,隨著上海眼鏡消費市場的發展,市場也呈現出以下明顯特點:壹是上海人均眼鏡消費量不僅大,而且呈上升趨勢。據統計,2004年上海眼鏡年銷售總額達6543.8+0.3億元,相當於人均消費75元,比上年增長3%。第二,上海眼鏡的高端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三是消費層次不斷擴大,各類眼鏡銷售市場廣闊。目前,上海眼鏡消費者不僅限於老、中、青、青年中的近視人群,也不僅限於中老年人中的老花眼、散光人群,還包括年齡在18-35之間的時尚消費者和海外遊客。所以光學眼鏡、老花鏡、太陽鏡、運動眼鏡的市場容量是無限的。
上海國際眼鏡城也是壹個365天永不落幕的國際眼鏡博覽會。韓國、日本、歐美等眾多國際眼鏡品牌直接設立加盟店,使上海國際眼鏡城成為上海營業面積最大、國際品牌最多、檔次最高的時尚眼鏡中心,也是消費者佩戴品牌眼鏡必去之地。上海國際眼鏡城的亮相,將對調整眼鏡市場的商品結構,引導上海普通百姓的消費習慣,提高白領階層的消費品味起到積極的作用。“這兩年,我們給自己定了壹個目標,就是要充分利用區域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客流優勢,以培育優質民族品牌為己任,打造眼鏡專業市場交易平臺,把國產品牌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商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國際眼鏡城目前以培育優質品牌為主要任務。“我們不僅要把優質的國產品牌推向國際市場,還要在接觸國際市場的同時,從國外帶回壹些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融入到我們國產的眼鏡產品中,推薦給國內的消費者。”
2010是眾多國際品牌開拓中國市場的良機,也是中國本土企業大力開拓市場的最佳時機,正面臨著與國際品牌的同臺競爭。對於上海而言,2010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辦,上海國際眼鏡城將與國內其他眼鏡銷售企業壹起,推動中國眼鏡事業健康、規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祝願更多的品牌眼鏡專賣店承載上海國際眼鏡城的載體,成長為明天的“茂昌”和“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