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團隊口號 - 保險公司怎麽打停售

保險公司怎麽打停售

今天起,哪些保險產品要停售

“4月1日前搶到了‘利贏’,就是搶到了財富,搶不到相當於錯過了2003年的樓市與2007年的牛市!”“生命表更換後,同樣保額產品,每個月多了幾百塊保費,幾十年算下來多交了好幾萬塊錢呢,還是趕快投保劃算啊!”這是近期常見的以“4月1日停售”或“生命表更換產品大幅漲價”等為口號的保險營銷。

實際上,這是不少不少保險中介代理人等,根據去年9月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件中提到的“要求不符合監管的產品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這則消息,把產品“停售”說成是產品“升級”,同時在“生命表更換後產品更新”的促銷搶購說辭下,將產品包裝成性價比高的產品,引導客戶打時間差進行搶購。

哪些產品真的要停售?

去年9月份,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件,對保險產品的設計提出了幾個新的要求,然後從今年4月1號開始正式實行。

這份《通知》中除了提要求,也明確說明了幾種不符合保監會要求的保險產品,也將在今年4月1號前停售。

1.保障水平不達標的,要停售

要提高保險金額與保費的比例下限,相當於提高保障程度,提高杠桿比,這本質上來講是有利於受益人的。因此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保險產品必須在4月1日前停售,而不是所有類型的產品都停售。

2.萬能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高於年復利3%,不滿足條件的要停售

投資者在銀行買的銀保產品,很多都是這種萬能險包裝的。這類產品給出的收益率都不低,動不動就6%+,甚至還承諾保底利率3.5%。收益高,背後的風險也高,所以保監會為了提高客戶資金安全性,防範金融風險,76號文件限制了萬能險的利率上限,所以4月1號前不符合要求的,停售。

3.提供保單貸款的保險,貸款比例過高的要停售

而對於已經購買了要停售的保險產品,投保人也可以放心,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約定的內容履行條款。也就是說,投保人的權益,不會因為產品的停售而受到影響

生命表更新對價格影響有限

至於今年元旦起就使用的第三套生命表,保險人士表示,第三套生命表的確會導致產品價格發生變化,但上漲的只是壹部分。

據悉,在第三套生命表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分別為79.5歲和84.6歲,較此前的第二套生命表數據分別提高了2.8歲和3.7歲。因此,死亡率的改善使得預期余命增加,養老金給付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在同等給付條件下,養老保險產品的定價應該會相對上升。“投保人的平均壽命提升後,險企承擔的保障期間也相應拉長。”保險人士測算發現,30歲的女性而言,同壹份養老保險,在第三套生命表下,總保費支出會上漲9.6%。

另壹方面,非養老產品的價格會趨於下降。同等年齡條件下死亡概率的降低,使得非養老金類產品保費有降低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健康險及不包含生存金給付責任的兩全保險、長壽風險較低的年金保險等。但是,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傳統壽險業務的利潤來源,“死差、費差和利差”中的利差對產品定價影響最大,而對於風險保障業務占比較低的險種,生命表的更新對價格帶來的影響也有限。

4月1號起保險業會有什麽變化?

1.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規模將會縮小,同時萬能險產品的最低保障利率將會下調至3%,過高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將不復存在。此外,保險公司不得將終身壽險、年金保險、護理保險設計成中短存續期產品。

2.可貸款比例下調。4月1號之後,利用壽險保單向保險公司貸款的,保單貸款比例不得高於保單現金價值或賬戶價值的80%。

3.各險企也在謀劃著後續新產品的開發與補充。盡管目前對新產品具體形態還不得知,但回歸傳統保障將是主流。

事實上,保監會早就進行了辟謠:保險公司不得借用自查整改時機,虛假宣傳,采取產品“炒停”等營銷策略違規開展保險業務,違背保險最大誠實信用原則。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擇購買,不要輕信網絡傳言,相關政策信息應以保監會官方渠道發布為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麽買,哪個好,手把手教妳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