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顧名思義,是指經營者自身所具備的能力或實力。
“他者”有兩種:壹種是指經營者的左膀右臂,企業員工的實力;另壹種“他者”是指宇宙和自然的力量。
-稻盛和夫
本文由稻盛和樹先生2006年6月26日在紐約聖和書例會上的發言+065438+整理而成。
01
“自力更生”是運營商的忠實實踐。
"操作原點12 "的能力
如何判斷「自力更生」,也就是運營商自身的能力?
壹句話,就是經營者能否全面執行“經營原產地12條”。
問問自己有沒有運營人員的能力或者素質。如果妳回答了,妳能忠實地遵循並實踐“操作12”,那麽妳就完全具備了作為壹個操作者的必備素質。
02
經營者應執行“商品產地12”
以下是對“業務來源12條”的簡要說明。?
1,企業的目的和意義。妳為什麽要辦企業?這個企業的目的是什麽?
這個問題必須自己去了解。不懂就要不斷自問自答。這裏重要的是:壹定要樹立光明磊落、高尚的職業目標。
如果妳經營壹個企業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私欲,員工會說“經營者驅使和剝削我們是為了自己賺錢”,他們不會真心實意的幫助妳,那麽這個企業就很難經營好。
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他們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經營者有必要超越自身的私利,確立高層次的職業目標。
說了這麽多,在美國創業只是為了賺錢,滿足自己的私欲是相當普遍的。為了得到幹部的幫助,他們會說:“我把妳當合夥人,只要妳盡力,我給妳高薪。”也就是說,金錢和利益是用來建立公司內部人際關系的。
那麽即使公司上層解決了,壹般員工也難免會抱怨。尤其是工會強大的地方,各種沖突會不斷發生。
所以越是像美國這樣註重得失的社會,越應該建立符合大義和名分的職業目標。
?2.設定具體目標?
“這個月銷售多少,利潤多少”,必須為每個月制定壹個具體的計劃,並向員工解釋和說明,讓計劃或目標與員工有關系,“總裁,我們明白,讓我們努力完成這個計劃吧!”
讓每個人都有壹個明確具體的目標,我們就可以凝聚力量,督促每個人盡壹切可能實現目標。
?胸中有強烈的欲望
這裏強調的是“我們必須繼續有強烈的欲望去穿透潛意識。”也就是說,經營者在設定了高尚的職業目標和每個時期必須完成的具體目標後,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會有強烈的實現目標的願望,會非常想念這些目標,會夢到這些目標。
我在經營京瓷公司的時候,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麻煩。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沒有強烈的欲望,我無法解決難題,也無法成就事業。
那年年初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向全體員工提出了當年的方針,用壹句口號來表達:“為完成新的計劃目標,壹往無前,壹心壹意,開動腦筋,千方百計,努力工作。”?
4.和其他人壹樣努力付出?
每壹天的工作都是真實的而不是徒勞的。例如,銷售人員應該不斷拜訪客戶,即使被拒也要盡力爭取訂單。
我們必須壹步壹步、紮紮實實地不懈努力。?
5.追求銷售額的最大化和費用的最小化。
利潤不是來自主觀追求,而是努力的結果。也就是說,妳盡最大努力實現銷售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這樣壹來,利潤自然就產生了。
也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率的企業體質。?
6.定價是商業的基礎。
定價是領導的責任。價格應該定在客戶願意接受和公司可以盈利的交叉點。產品定價不合理,所以不管妳怎麽努力,最後可能還是沒有利潤。定價往往事關生死。
產品的售價和原材料的進價並不是自己單方面決定的,往往是市場和競爭對手決定的。但是,是否以對方出價為準,最終的評判還是運營商自己。
定價太高賣不出去,定價太低,就算賣得好也沒錢賺。很難預測某個價格會賣出多少。
但經營者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產品的價值,以利潤為最大定價原則。價格應該由經營者自己決定。?
7.管理靠堅強的意誌。
管理層必須有堅如磐石的堅強意誌,不向任何阻力屈服。
為了實現第二條中提到的具體目標,我們需要這種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堅強意誌。
8.提高士氣
操作員需要像任何壹個戰士壹樣勇猛精悍。
管理必須伴隨著競爭,在嚴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使企業不斷成長。運營商壹定要有這樣的鬥誌。?
9.鼓起勇氣去做事情
如果壹個領導者的行為懦弱,就會腐蝕整個組織,組織中的不良行為就會像野火壹樣蔓延。
勇氣來自強烈的使命感和堅定的信念。指揮眾多員工的操作員必須率先做出榜樣,並有勇氣以正確的方式執行正確的事情。?
10.繼續從事創造性工作
壹個企業十年重復同樣的工作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但是創新和原創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做到的。
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如果妳每天努力學習,每天進步,堅持不懈,妳就能不斷創新。
11.待人細心坦誠。
做生意壹定是雙贏的。所謂“利他、利己”,慈悲、真誠相待,就是在生意上互相照顧,互相獲利。
客戶滿意自然會給妳帶來好處。?
12.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擁抱夢想和希望,真誠的生活。
保持開朗的心態,抱著向前看的態度,不失自己的單純。
管理層會接二連三地遇到問題,如果缺乏良好的心態,就會被困難壓垮。越是艱難,操作者越要保持開朗的心態和前瞻的態度。
擁抱夢想和希望又不失簡單,這是運營人必備的基本生活態度。?
如果操作者不能執行上述12,操作將很難順利進行。這是運營者需要的三種力量之首,是運營者的“自立”。
也就是說,運營商有能力執行“業務起源12”,這是成功運營的必要條件。
03
第壹種“他者”?
壹個能幹的副手和全體員工的力量。
?1.有效代理人(合夥人)
?本田富壹郎的專長是開發和制造。因為精通財務、擅長管理的藤澤武夫是合夥人,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今天的本田是世界級企業。
同樣的,松下幸之助不僅懂得制造和管理,更懂人心。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金融專家高橋阿拉太郎的大力幫助,才有了未來的順利發展。
管理就像壹個沈重的負擔。如果只有操作者壹個人挑著擔子彎腰上坡,那就太辛苦了。如果把這個重擔放在中間,兩個人壹起扛,那“嘿嘿嘿嘿嘿”互相鼓勵就容易多了。
我創業的時候沒有本田和松下那麽幸運。我是技術出身,但壹定要學懂金融。每個細節都要低頭,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值得稱道。
我在忙碌和苦惱中想起美猴王,在我拔毛的時候會有很多小美猴王,就像我自己的二重身,壹個幫我跑客戶,壹個幫我算賬財務...希望很多和我有相同想法的人盡力幫助我。
這就是後來想到的“阿米巴經營”。盡量把核算單位劃分得小壹些,實行各部門獨立核算制度,讓各部門負責人成為經營者,共同經營企業。
只有在忙碌的極度苦惱中,我才意識到個人力量的有限,也就是“自力更生”。獨木不成林,“人”字靠互助,管理也是如此。靠個人單打獨鬥很難成氣候。
運營商需要好的合作夥伴。合夥不能建立在利益基礎上,同心同德很重要。確實如此,但是在美國找到可靠的合作夥伴是相當困難的。大家在發言中都談到了這壹點。有美國朋友邀請妳投資合作,說有賺錢的商機。但是壹旦妳出資了,他不認真管理,管理不好,拒絕歸還資本。
不同種族,不同宗教,只談金錢得失,在這種人際關系基礎上的商業合作就是美國式的資本主義。所以在美國很難找到值得信賴的伴侶。
但是,日本也有類似的情況。昨天還信任的幹部,可以被競爭對手高薪拉過來。越是有技能、有能力的幹部,越會吸引他們的競爭對手。壹旦拉過去,昨天還在壹起工作的同事,明天突然成了競爭對手。
他們還會把企業的所有重要信息都帶來,讓對方占得先機。雖然日本的這種情況沒有美國那麽嚴重,但是這樣尷尬的事情也是存在的。
盡管如此,經營者的個人力量總是有限的,小企業也許能夠應付。壹旦他們變大了,他們無論如何都需要可靠有效的副手或合夥人來幫助他們。
在美國,經常采用出售原始股等方法,即利用財務激勵來鞏固人際關系。最近日本也在學。但這種通過滿足物欲而構建的關系,最終是很難長久的。
可靠的夥伴關系壹定是心與心的信任關系。當然利益也要壹致,但還是在人心。“京瓷”的發展依賴於這種交心的人際關系。那時候我雖然有些本事,但是經營企業基本都是靠誌同道合的夥伴。我堅信商業運作必須“以心為本”。
雖然人心難測,變幻莫測,但被自己深信不疑和尊重的人,在翻閱歷史的時候,也會毫不猶豫地報死訊。“士死為知己”“斷頸為友”等故事數不勝數。不可測的是人心,多變的是人心,但是人心和人心壹旦連在壹起,就非常可靠,非常強大。
在創業之初,我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重要的道理,並決定以這種親密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去創業。
為了做到這壹點,首先我必須對企業管理有崇高的使命感,然後用明確的語言告訴可能成為他們的合夥人或助手的幹部:“我要用這種人生觀度過我的壹生,我要用這種理念經營企業。妳能同意我的觀點嗎?”
我真誠地告訴對方,對方會說:“如果妳真的這麽想,那我願意幫妳到底。”要形成這樣美好的心與心的關系,除了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看法,運營者本身也必須言行壹致,可靠可信。
在具體工作中,在日常待人接物中,用行動清晰地體現自己的信念。如果妳真誠地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真誠地回報妳。也就是說,首先運營商建立自己的理念和思路,然後用這些來影響幹部,引發罵聲,讓他們成為可靠的合作夥伴。
這種交心的伴侶出現了,增加到兩三個。如果管理團隊有六個人,六個人想法壹致,心心相印,團結壹致,企業就能順利發展。
對於能踐行12條,也就是有“自立能力”的運營商來說,這些可靠的合作夥伴構成了支撐和支撐運營商大業的“其他力量”。?
2.得到全體員工的信任和協助。
不僅僅是幹部,所有員工都應該齊心協力。要在公司營造壹種氛圍,讓所有員工都能自覺積極地工作。
方式是通過酒宴等形式告訴員工公司的運作和公司的政策,提高透明度,向員工吐露心聲:“我按照這個理念經營公司,對員工有這樣的要求,結果會是對大家有這樣的好處。”
讓員工理解,說:“為了這樣的總裁,我們努力,值得!”?
04
第二種力量。
宇宙,自然的力量。
1,根據因果律,可以借用宇宙和自然力。
簡單總結壹下,運營所必須的第壹力量是運營者自身的力量,也就是“自力更生”,運營者必須具備全面執行“運營原點第12條”的能力。
管理所必需的第二種力量是他人的力量,即“他者”。
包括兩個方面,壹個是與運營商匹配的合夥人、合作夥伴或者重要幹部。經營者要識別、提拔、培養這樣的人才,讓他們全力輔助自己。
第二,所有接受公司理念並努力工作的員工。
管理所必需的第三種力量也是“他者”。但這個“他者”不同於上述的“他者”。不是別人的力量,而是偉大的宇宙力量,自然的力量。
如果能借這種“他性”,運氣就來了,也就是說,命運會好轉,運氣會轉。這樣說似乎有點玄乎,但其實很簡單,就是我經常跟妳說的因緣定律。
想好做好,想好做好,持之以恒,命運會變得更好;相反,如果妳想了,做了壞事,妳的命運就會往不好的方向轉變。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因果律就是宇宙的真理,似乎存在於黑暗之中。
按照這個規律,妳想得好,做得好,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宇宙的巨大力量和自然的力量就會為妳所用,成功就會勢不可擋。
?所謂“善良”,就是感恩和利他。
要獲得宇宙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就要遵循因果律,想好做好,不斷想好做好。那麽什麽是“好”,什麽是“好”呢?簡單來說,就是感恩和利他。
利他就是利益他人,就是同情和愛,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慈悲。這種利他與感恩之心息息相關。只有當妳感到幸運的時候,妳才會對周圍的環境心存感激。
感恩羅森的壹切,本身就是壹顆美麗的心,也就是良知和善良。有了這種感恩之心,自然就會利他,就會有壹顆仁愛之心。
什麽是“善”,不需要用繁瑣的文字來解釋,只要是感恩的,利他的。而所謂的“惡”,則充滿了利己主義。只要對自己有利,可以不擇手段。比如貪婪就是“惡”。
永遠帶著利他和感恩的心去工作和生活,妳可以得到宇宙之力的幫助,獲得好運。相反,壹切從私利出發的利己主義者,往往做什麽都不順心,不成功,最終不可能成就事業。
作者|?稻盛和夫?釉雲翻譯
來源|?165438+2006年10月26日在紐約盛和樹例會上的演講。
參考書|管理十二條?中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