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文化圈的大佬都能看出來,許知遠是第壹次參加綜藝節目,顯得有些緊張,拉票的時候語序也有錯誤。本來想說“請投我壹票”,口惠而實不至說“請投我壹票”。
熱衷於娛樂圈的觀眾可能不熟悉許知遠,但在文化圈,許知遠是個大人物。李丹只說許知遠是“十三邀”的主持人。事實上,他現在為《生活》雜誌工作。《生活》是壹本美國圖片雜誌,創刊於1936,被譽為“美國家庭相冊”。
曾任《個人電腦生活》執行主編、《China.com先生》主編、《eLong.com》內容總監、《經濟觀察報》總編輯、《財經Times.com》專欄作家。學生時代為三聯生活周刊、新周刊、書城、21世紀經濟報道撰寫文章。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許知遠的吐槽很犀利,很有文化內涵了。
大問張的問題,是對這個故事的壹種“蔑視”,我們可以壹點壹點地分析。先說張大大,調侃張大大不是“個人”。當然,這是為了幽默而雙關,很幽默。事實上,許知遠想要闡述的是壹種社會現象。在這個時代,有些人其實是因為被黑而走紅的。
重點是後壹個問題。問:“如果亞裏斯多德走進柏拉圖的房間,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那麽張大大的房間裏有多少人?”
張大大回復說有三個人,還有網友在彈幕上留言說有1人。我個人認為,如果房間裏有幾個人,那無疑是被許知遠“戲弄”了。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確是壹對師生戀,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這是壹句警示人們尊重客觀規律和真理的千古名言。這個問題前半部分如此充滿哲理,後半部分卻平淡露骨,這無疑是對提問者的壹種“鄙視”。
“看不上”張很大程度上靠被黑,“看不上”愛豆靠臉,“看不上”明星靠炒作獲得關註等等。這種“鄙視”並無傷害,但極具侮辱性。以章典為例。這壹季的吐槽大會甚至可以稱為“張大大的人身攻擊大會”,張大大本人也不遺余力地黑自己。
粉絲總是大聲疾呼抵制網絡暴力,批評偶像演技差的網友會被歸為網絡暴力。那麽這些對張大為的抱怨是什麽呢?大吐槽張的人裏面,有多少粉絲?
通過調侃金星,我們諷刺了“父母缺父母”,然後分析了對金星的吐槽。許知遠說,金星可以把世界上的壹切變成父母對父母的思念。魯迅即使參加金星的節目,也會說兩個字,壹個是罵人,壹個是罵人。
這裏有網友科普。出自魯迅散文集《野草》中的《秋夜》,但由“棗樹”改為“臟話”。有文化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罵人不僅不帶臟字,還帶語錄。從“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到魯迅的作品,總有壹種文學修養上的“碾壓”。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家長裏短”,現在叫“八卦”。問妳壹個月掙多少錢,房子是不是租的,和閏土有沒有關系,雖然是開玩笑的假設,如果妳真的要問魯迅這樣的問題。
毫無疑問是膚淺的,極其庸俗的。魯迅筆下的有壹個現實的原型,是壹個名叫張的貧苦農民。張是那個時代農民的壹個縮影,也在壹定程度上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許知遠使用了這個“穿越”假說,他個人認為這是對那些只關註名人醜聞而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的人的諷刺。長此以往,就是在玩弄東西,甚至是價值觀的畸形。最近在看《鄉村愛情13》,裏面宋曉峰用謝廣坤、趙四、劉能的私事作為直播素材,反響不錯。
這是典型的玩物。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惜侵犯他人隱私。看直播的觀眾沒有直接侵權,但是他們是求之不得的,這促使宋曉峰沒有底線。很多人都很討厭狗仔隊,卻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八卦心讓這個行業從無到有。我想起了那句經典的口號,沒有買賣,沒有殺戮。
我並不想鄙視閻鶴祥,但是相聲已經開始興盛起來了。最後說壹下吐槽閻鶴祥,說是吐槽閻鶴祥,其實是吐槽相聲行業。許知遠說,現在的相聲演員已經被偶像化了,他們的課變成了七科,分別是說、學、逗、唱、跳、說唱、打籃球。
估計很多人會認為郭麒麟是在含沙射影,個人看法不壹。郭麒麟正在忽視他自己的事業,而由他主演的《我的妻子》目前收視率也不低。但是沒人說相聲演員不會演戲。魏凡也是壹位相聲演員,他在《吾人吾鄉》中精湛的演技取決於有多少觀眾哭了。
但是有壹點,相聲演員說相聲,壹定是靠專業能力來取悅觀眾的。然而,許多相聲演員已經開始靠臉吃飯,比如張雲雷,他也是德雲社的成員。說實話,因為張雲雷參加過很多綜藝節目,我也聽過很多段子,實事求是的很少。
作為壹個相聲演員,如果不能讓觀眾發笑,無疑是最大的失敗。不過張雲雷是德雲社最受歡迎的相聲演員之壹,有郭德綱撐腰,但不可否認他在壹定程度上是靠臉的。
妳被許知遠取笑過嗎?通過對許知遠以上三點的分析,不難發現,都是圍繞著當今社交圈的主題,罵、八卦、顏值即正義是圈子的常態。
很奇怪,許知遠在嘲諷飯圈文化,但飯圈很多人還是覺得許知遠很牛逼。這大概是對他的詩和他獨特的氣質的自鳴得意吧。也許許多人沒有意識到他們被許知遠“戲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