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票電子簽名是不具象的,需要軟件驗證。
電子簽名並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簽名,它並不直接顯示在票面上,也不像發票專用章那樣直接蓋在發票右下角,它需要妳用軟件打開驗證,而不直接顯示在票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收到OFD文件的發票後,進入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在“相關下載”板塊下載“增值稅電子發票版式文件閱讀器”可以查閱發票,這時簽名也可以壹同驗證。
電子發票簽章的防偽原理
通俗地說,電子發票上的電子簽章采用了電子簽名技術。電子簽名並非是書面簽名的數字圖像化。它其實是壹種電子代碼,利用它,收件人便能在網上輕松驗證發件人的身份和簽名。它還能驗證出文件的原文在傳輸過程中有無變動。
簡單點說,合法的電子簽章=數字證書+簽章圖片,而電子簽章的核心技術即為數字證書,因此,電子簽章的防偽等同於驗證數字證書的合法性。
如果有人想通過網絡把壹份重要文件發送給外地的人,收件人和發件人都需要首先向壹個許可證授權機構CA(GlobalSign)申請壹份電子許可證。這份加密的證書包括了申請者在網上的公***鑰匙即"公***電腦密碼",用於文件驗證。
發件人使用CA發布的收件人的公鑰對文件加密,並用自己的密鑰對文件進行簽名。當收件人收到文件後,先用發件人的公鑰對解析簽名,證明此文件確為發件人發的。接著用自己的私鑰對文件解密並閱讀。
通過數字的手段保證加密過程是壹個不可逆過程,即只有用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他人要想對其破解,按照當下計算機技術水平計算,至少需要上千年的時間。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使用電子簽章簽署的電子文件要比使用經過簽字蓋章的書面文件安全得多。
也就是說,電子發票利用數字認證技術記錄的方式記錄雙方交易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成本低廉、易交互、易存儲等多方面的優勢。
如果發現下載的電子發票沒有電子印章,或者電子發票的簽章是圖片,無法驗證,則可以認為收到的是具有安全隱患的發票或者是假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