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勇士永遠是庫裏的球隊
壹年之前,隊友們突然發現,斯蒂芬·庫裏變得和以前不太壹樣了。那時候,金州勇士陷入困境,杜蘭特膝傷之後球隊的戰績震蕩,人們開始懷疑他們是否還擁有連續三年殺入總決賽的機會。
杜蘭特傷情檢查結果顯示,他是不會錯過季後賽的,這也讓隊友們長出了壹口氣。但即便如此,大夥還是不敢保證,這位超級巨星傷愈歸隊之後能否短時間內找回最佳狀態。要知道,凱文·杜蘭特可是他們前壹年夏天簽下的重量級人物,對於這樣壹支誌在爭冠的球隊,眼下的情形實在不容樂觀。
彼時,勇士的球員們開始發覺,身為隊長的庫裏和老將伊戈達拉壹起,主動轉變了他們的領導方式。這種改變源自幕後,每壹堂訓練課開始前,絡繹而至的隊友們都能看到球館裏汗流浹背的瘦小身影,但沒人知曉庫裏已經練了多久。
“妳只能看到他在努力訓練,看到他變得愈發有侵略性,”大衛·韋斯特回憶著當時的情景。“哪怕只是5V5的訓練,他也會火力全開,所有人都難以置信地盯著他,心想‘這家夥動真格了!’投籃訓練裏他也是如此,他敦促著每個人腳步別停,在那段危機中,他的話變多了,總是明確告訴大家,我們需要保持緊迫感,尤其在缺少了杜蘭特這麽強的隊友以後。”
杜蘭特自然也發覺出庫裏的變化。
“沒錯,我全都看在眼裏,”杜蘭特說道。“作為球隊領袖,又是聯盟裏最好的球員之壹,當妳看到身邊的某位隊友倒下了,妳會覺得自己應該去彌補這個暫時的空缺…他的精神已經完全集中在球場上,並且把這種狀態延續至奪冠的壹刻,正是他緊繃的神經引領我們贏下了那壹冠。”
在人們眼裏,庫裏永遠是悠哉的,不常慷慨陳詞,也不愛講大道理。杜蘭特受傷之後,他不想顛覆自己與隊友之間的溝通方式,因為他擔心突然之間自己變得正經,會讓隊友們感到不真實,從而導致預料外的結果。所以,身體力行,就是他向隊友傳遞信息的最佳方式。
“我總要學著什麽時候該站出來說點什麽,”庫裏說道。“這支球隊裏,我不是公認的最佳球員。我不得不擔負起領袖的使命,在很多方面,我還在成長中。但我知道如何竭力訓練,也願意以此代替我發聲。”
作為冠軍球隊的標桿人物,庫裏在九月的媒體日當天明確表態,當球隊本周前往首府華盛頓時,他不會參加造訪白宮的活動。庫裏經常公開表示對總統特朗普巧言令色的反感,不過,球隊仍然投票決議的形式決定是否拜訪特朗普官邸。
“我不想去,”庫裏當時說道。“非常不想去,不只是去不去白宮的問題,即便我們見面,談話也壹定非常簡短。”
對庫裏來說,他的領袖地位已經通過比賽轉播信號傳向全球了,而他的立場勢必為他帶來褒貶不壹的聲音。之後不久,特朗普在推特上回應道,白宮對勇士的請帖已經被撤回。
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庫裏沒閑著。他和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壹直在討論代替白宮之行的球隊出行方案。從體育到國際事務,他們在不時的短信交流裏無所不談。期間,他們隨便聊起了球隊組團拜訪奧巴馬的可能性,但很快被否定,因為這更像是為宣揚個人政治傾向打開了壹道閥門。
大家都不希望在這個行動中摻雜太多政治內容,大多數時候,出於對時任政府的尊重,奧巴馬更願意保持低調。
最終,庫裏和勇士做出決定,取代白宮總冠軍慶祝活動的是全隊***同前往參觀非裔美國人歷史文化國家博物館,在那裏迎接他們的,是壹群來自杜蘭特家鄉馬裏蘭州希特普萊森特的本地學生。
當妳的腦海裏閃現出壹個個在聯盟裏響當當的球隊領袖,通常會不自覺的出現下面這些面孔:科比·布萊恩特、勒布朗·詹姆斯、克裏斯·保羅、凱文·加內特……即便細化到勇士隊裏,追夢格林也是人們認知內的球隊精神領袖。
但是,千萬別被庫裏趨向安靜的性格所蒙蔽。
“我們更衣室裏有很多風格迥異的領導者,”庫裏說道。“我們疊加在壹起幾乎面面俱到,所以這也給了我壹個機會,去堅守自己更傾向的領導方式。我不壹定要外向地表達太多,我們有人承擔著這項工作。我的任務就是以身作則樹立標桿,只要忠於自己的內心,隊友自然會給予妳尊重。”
還有壹點有些特別,庫裏試著模仿戴維森學院教練當時展露出來的領導能力。
“鮑勃·邁克基洛普教練是我在探索如何領導壹支球隊時最好的榜樣,”庫裏說。“他從不大聲訓斥我們,可他傳遞的信息與語調配合默契,讓妳明確感知到他的想法,並且照做無誤。他掌握著最好的溝通時機與方式,這是我想要效仿的壹點。”
本賽季季前賽,勇士頭兩場沒打好都輸了,第三場比賽是與森林狼的中國賽,比賽之前他走到更衣室中央對全隊說了壹些話,徹底喚醒了大家。“兄弟,他就站在我們面前講話,在季前賽裏,”韋斯特說道。“他知道,我們的精氣神都還沒有進入狀態,這些話正是我們需要聽到的。他說完那些之後,我們在比賽裏32分擊潰了對手。”
人們都覺得,格林是勇士全隊之中鼓動能力最強的壹員,他那套面對面、充滿活力的說教方法,效力已經被很多事實所印證。當被問及多數人眼中純真無邪的虔誠基督徒隊友庫裏是否也會罵罵咧咧地宣泄憤怒時,格林只是笑著說道,“問這個妳得找他。”
庫裏承認,的確有控制不住自己表達方式的時候。
“發火從來都不是我有意去表達態度的策略,但有些時候,當我站在場上,參與到比賽中,總有壹些摩擦,並且接受著各方各面的監督,”他說。“這項運動避免不了激烈的交鋒,我已經兩次被驅逐出場了,我明白這些情況下我壹定有更聰明的選擇,可事實還是如此發生了。
“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我如何回應。人們知道我是誰,代表著什麽,但話又說回來,人無完人,我覺得這些沒太大所謂。如果妳想看我爆粗口的鏡頭,通過唇語稍加解讀我的球場語言,妳壹定能找得到。反正我媽找到了。”
人們的話題最終還會回到他的腳踝上,這成為庫裏懷裏的壹顆定時炸彈。
十二月初,庫裏右腳踝扭傷,隨即缺席了三周多的比賽,包括那場萬眾期待的夏洛特“主場”戰役。即便如此,他還是在為球隊貢獻著力量。
控衛短缺之時,勇士隊從發展聯盟聖克魯斯勇士隊召來了壹名1.91米的後衛奎恩·庫克。庫裏的家就在夏洛特,穿著保護靴出現,引得全場壹片失望之聲:沒有賽前例行開場舞,也沒有轟動全場的超遠距離投籃。
但這壹切對於庫克來說,非比尋常。他不僅僅是壹支偉大球隊的救火隊員那麽簡單,要知道,這是他在NBA賽場的首秀。壹方面,他對突如其來的機會感到緊張焦慮,同時,作為壹名在超級明星家門口頂替他角色的“替身”,他擔心自己把壹切都搞砸了。
為了給庫克壹個驚喜,庫裏專門聯系到他,將自己會在比賽開始前壹個小時與他見面的消息講了出來。
“更衣室裏,他果真出現在我的面前,向我講解了幾個戰術,還提了幾個註意事項,”庫克說道。“那場比賽,我的登場時間受限,他很耐心,讓我坐在他旁邊。中場休息時他也同樣如此。這種情況在每壹場他跟隊的比賽期間都會出現,他告訴我他看到的問題和調整方法。
“很多病號都願意離隊專註於休養治療,他卻願意和球隊站在壹起。尤其在我最惶恐的時候,他出現在旁邊對我來說意味著很多。”
主帥科爾在被問及庫裏為什麽取得如此成就時說道:“我覺得靠的是他平日裏的刻苦訓練和場下的謙遜。他是個陽光的人,也是非常好的球員。顯然,大家眼裏他是個超級明星,不過有時候他在隊伍裏就像個第12人壹樣。我會在錄像會議上指出他的問題,他從來都不介意。這就是斯蒂芬,永遠是隊員們的標桿。他不僅是個好人,還是個傑出的隊友,球員們都很尊重他,而這就是壹個隊長該有的樣子。”
庫裏平日裏的壹些競爭對手會把他的“光輝形象”視為弱點所在,有時候,這方面的影響甚至延伸到了球場之外。11月19日,在擊敗籃網隊之後,庫裏意外卷入了壹起爭議事件。
超級明星們往往不願意在比賽結束後再度回到球場,因為蜂擁而至前來索要簽名的球迷們會將他團團圍住。壹般情況下,球員會委托壹名球隊安保人員進入觀眾席,將家人朋友帶到更衣室周圍。然而,庫裏那天卻冒險親自進場尋找家人。
當時,距離庫裏所在看臺不遠的地方正站著壹名10歲的小男孩,他身穿著庫裏的球衣,請庫裏幫他簽名。不過庫裏正四下張望著尋找家人,並沒有留意到這個孩子。
次日,小男孩的母親在臉書上發布了壹條視頻,指責庫裏成心不理會她的兒子。視頻之中的背景音樂很傷感,那個孩子舉著有其他勇士球員簽名的球衣,可庫裏的目光並沒有和他匯聚到壹起。
“我非常震驚,因為她斷章取義,沒有提到我是如何做的,我是如何處理這些情況的,”提到視頻風波時,庫裏這樣說道。“我就覺得有點可笑,因為他們費了那麽大勁做這麽壹條視頻,又拍又剪,選配背景音樂,還輔以壹段文字解釋,所有這些只是單純為了抹黑我。”
據庫裏周圍的人介紹,後來他給這個小男孩錄制了壹段鼓勵視頻。
“這種情況下,我只關心那個孩子,”他說道。“他媽媽怎麽想我壓根就不在乎,我只在乎他,因為我不希望這件事對他造成壹些不應該有的附加傷害。他才是關鍵,但我不想和這位母親有什麽爭執。我不打算對別人證明我自己。”
作為體育界最負盛名的運動員,庫裏在時間觀念上非常慷慨。每次賽前訓練結束後,他在重回更衣室之前總要簽上100余份簽名。他還會與那些渴望和明星交流的生病年輕球迷們見面。他覺得這樣做是他的社會責任,這份使命感源於庫裏的童年經歷,他的父親戴爾·庫裏在NBA曾有16年之久的職業生涯。
“對待孩子們,我有完全不同的態度。我在壹群NBA運動員中間長大,我知道他們誰好誰壞,”庫裏說道。“在孩提時代,這些其實對我影響很大。如果我坐在球員通道邊上和父親的隊友或者對手們打招呼,他們要是回復我些什麽,我會開心壹整天,但如果他們冷落了我,我就會覺得很受傷。雖然這種傷害不會延續很久,但在那壹刻,的確意味著很多。
“所以,對於那些想方設法來看我比賽、想和我取得聯系的孩子們,我確實會盡可能的滿足,因為這是我的責任,我的回應也許會影響他們壹整天的情緒和心態。這是我能影響他們的唯壹機會,但再怎麽說,我也只是孤身壹人而已,能做的只有這麽多了。”
他理解人們給他“金州男孩”稱呼的原因,但情願回避。人們將他視為榜樣,可他保持警醒,因為這意味著所有人都會以他的行為準則作為模範公民的標尺。
“人無完人,總有壹些事情會發生,但我就是我,我從不為了滿足人們的期望,而去承受那些額外的壓力,”庫裏說。“他們給我留言說,‘妳是我們的榜樣,謝謝妳。’這是無上的贊美。從小,我的父母就為我尋找著值得效仿的對象,他們希望這些榜樣能和我在生活之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結。現在,對我而言最大的問題就是我不該是所有人的標尺。妳去學習的那個榜樣,應該是個鮮活的形象,他可能是妳的家人甚至父母,但不應該只是個來自電視裏的人。這也是我與孩子們在生活中交流的方式。”
每場比賽開始前,勇士隊總會在球員通道口集結,有人在做著拉伸,有人在原地跳著,也有人在聊天,剩下的人只是安靜等待著“開場儀式”的開始。
打頭的人是杜蘭特,球員們逐漸圍攏在他身旁,他在人群中央開始邁出獨特的舞步,慢慢加速,再逐漸減速。最後壹個環節,他將節奏又稍稍帶快了壹點。這時,便是庫裏控場的時間了。
每個人都高舉出壹只手臂,庫裏開始講話。他的聲音壹般不會很大,至少不是聲嘶力竭。相反,在隊友的聆聽中,他冷靜沈著地解釋著眼下這場比賽的全部重點,這段話,是所有球員們登場前入耳的最後壹個聲音。
庫裏的講話只有大約10秒鐘左右,隨後,他沖向球場,隊友們緊隨其後。
“他永遠知道在正確的時間說要緊的話,”肖恩·利文斯頓說道。“他也許不會用很大的聲音把那段話說的極富感染力,但他的領導方式總是對他和我們行之有效。”
這種領袖素養,在他與隊友、球迷亦或美國總統打交道的過程中,始終如壹。
“在他很小的年紀,父母便將壹種正能量的道德準則灌輸給他了,”杜蘭特說道。“他在整場比賽裏的表現,他的氣質,他的工作習慣……我們從斯蒂芬身上看到的壹切都是閃光的,正因如此,有的時候他不需要非得說些什麽出來。他的領袖氣質遠不止體現在籃球場上,還有球場之外,他就像妳的壹名兄弟,壹個家人,壹位摯友。
“這早已超越了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