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林是施羅德博士發現的。1939年,Schrade博士開始在當時德國軍方提供的最先進的實驗室裏研究帶有壹個碳磷鍵(C-P)的含氟化合物。結果他發現了甲基膦酸異丙酯,比塔崩(博士合成的殺蟲劑,德軍用作化學武器)還毒。Schrade博士將其命名為“沙林”,這是參與開發這種毒藥的四個關鍵人物名字的首字母大寫組合。醫生認為這種化合物作為軍用毒劑的潛力很大,於是立即送到軍械部化學戰局進行鑒定,很快就開始了研制工作。然而,在組織生產這種毒藥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原因是在合成毒物的最後壹步,用氫氟酸氟化總是不可避免的,進行氟化時必須解決腐蝕問題。因此,應時和銀等耐腐蝕材料被用於斯托潘和明斯特的毒藥工廠。最終制定出滿意的工藝,並於1943年9月在Falkenhagen建立了大規模生產工廠。然而,蘇聯軍隊對德國發動大規模進攻時,工廠還沒有建成投產。所以到二戰結束時,實際上只生產了少量的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