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中國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是怎樣由來的?

中國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是怎樣由來的?

中國廣泛鑄造和使用金屬貨幣,是春秋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時代。這時,商品經濟的持續飛躍發展,促使各諸侯國紛紛鑄造金屬錢幣。當時有金、銀、銅三種金屬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通常流通的是銅質的蟻鼻錢、銀質的鏟狀布幣、金質的郢爰等金屬錢幣。

金幣是楚國(當時的壹個小國)的主要貨幣形式之壹。史稱楚金幣為印子金、版金、金版、餅金,等等。現在壹般將楚金幣稱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國發現並已著錄的最早的黃金貨幣。在已發現的爰金中,鈐印有“郢爰”的占絕大多數。因此,通常又以郢爰代指爰金,也就是楚金。

年,在中國河南省扶溝古城村出土金幣392塊,總重量8183.3克。1979年,在安徽省壽縣花園村出土爰金十八整版和壹小塊,重5187.25克。1971年,在湖北江陵郢城也曾出土壹塊郢爰,重17.5克。這些楚金幣的含金量多少不壹,壹般都在94-98%之間,少量的僅為85%左右。

楚金幣的稱謂甚多,主要根據金幣上鈐刻的文字命名,如“郢爰”、“陳爰”、“融爰”、“盧金”等,“郢爰”是楚金幣中出現時代最早、當今出土最多的壹種,因而人們多以它作為楚國黃金貨幣的代表。“爰”,有人認為是楚國的重量單位,壹爰即楚制壹斤,約250克。

楚金幣的形制有兩種,壹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壹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以前者為多見。從出土實物來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約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齊的“郢爰”印記,印記多少不等。金餅上多無印記,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形狀酷似龜。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楚金幣,除極少數為墓葬出土外,絕大部分來自於窖藏財富。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黃金的流通限於上層社會,而且只在國際禮聘、遊說諸侯、國王贈賞、大宗交易時才使用。使用時動輒百金、千金,至少為壹鎰。

楚金幣是壹種稱量貨幣,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再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都是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而且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

楚國之所以能在中國最早利用黃金作貨幣,是因為楚地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楚國金幣是選用高品位的天然金塊熔鑄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