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遠諫曰:“稱臣可矣,以父事之太過。厚以金帛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許以土田,恐異日大為中國之患,悔之無及。”
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 —942年7月28日),沙陀族,太原人。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以善射被李嗣源倚為心腹,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討趙在禮,至魏州,石敬瑭統親軍擁李嗣源為主,迅速占領汴州。李嗣源不久即位,是為明宗。
石敬瑭因此先後被任命為保義、宣武、天雄、河陽、河東節度使。長興四年(933年),李嗣源死,子李從厚繼位,是為閔帝,加石敬瑭中書令,調任成德節度使,後又鎮守太原。次年,李從珂反,閔帝出奔,路遇石敬瑭,被石敬瑭挾留在衛州。
不久,閔帝為李從珂所殺,李從珂即位,是為末帝。末帝猜忌石敬瑭,於清泰三年(936年)命石敬瑭移鎮天平軍。石敬瑭遂與桑維翰、劉知遠等謀反,以割地、稱臣、稱兒為條件,請求契丹出兵相助。十壹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為帝,國號晉,史稱後晉,改元天福。
後晉割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並每年獻帛三十萬匹。閏十壹月,後晉和契丹合兵攻克洛陽,後唐滅亡。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遷都汴州。天福三年(938年),升汴州為東京,置開封府,改洛陽為西京。石敬瑭在位期間,連年發生兵亂,且依附契丹,使中原地區動蕩不安。
治理地方政治
在稱帝之前,石敬瑭不管是自己還是治理地方政務,都很節儉,但做了皇帝後就開始奢侈起來,他的宮殿都用黃金、美玉、珠寶等物裝飾得富麗堂皇,建國之初,首都定在洛陽,後來又嫌其破舊,就遷都汴州(今河南開封),將汴州升為東京開封府。
為了鎮壓百姓的反抗,他又下令制定了許多殘酷的法律,施加的刑罰也多是壹些慘不忍睹的方式:割舌頭,將人肢解,灌鼻子,放在鍋裏蒸煮等等。
此外,他對於士人也不信任,覺得他們不為國家著想,只知道為自己的子孫謀利,所以石敬瑭又像後唐那樣重用宦官,使宦官勢力重新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