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書吐字的組詞如下:
吐字組詞:談吐、吞吐、吞吞吐吐、上吐下瀉、吐綬雞、吐口、吐沫、揚眉吐氣、吐氣、嘔吐、吐露、吞雲吐霧、吐屬、吐血、吐穗、孕吐、吐瀉、壹吐為快、握沐吐飱、音吐明暢、交疏吐誠、欲吐輒止、吐哺輟洗。
吞吐是漢語詞語,讀音tūn tǔ,指吞進和吐出,比喻出納、隱現、聚散等變化;指道家的吐納之術;傾訴,談吐;言語支吾,含混不清。
基本釋義:
吐[tǔ]:1、使東西從嘴裏出來。2、從口兒或縫兒裏長出來或露出來。3、說出來。吐[tù]:A.(消化道或呼吸道裏的東西)不自主地從嘴裏湧出,組詞:嘔吐、吐血、上吐下瀉。B.比喻被迫退還侵占的財物。
字形演變:
吐,形聲字。從口,土聲。“吐”,從口,說明與口的動作有關;“土”為泥土、沙土。“口”“土”為“吐”,可理解為口內有土,從嘴裏出來。《說文·口部》“吐,寫也。”“寫”即“瀉”,傾倒之意。
“吐”的本義為東西從口中出來由口吐義亦可引申指發出(聲音)、說出(話語)義,進壹步引申出吐露義,由吐露義引申出(花)開放義。《玉篇·口部》:“吐,口吐。”《詩·大雅·柔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由口吐義引申指唾棄、拋棄義。以上諸義讀為“tǔ”。“吐”讀tù時,義同“嘔”,即今日所說的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