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六壹居士是誰六壹居士生平簡介

六壹居士是誰六壹居士生平簡介

六壹居士是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的 政治 家與文學家,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壹,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壹。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六壹居士的簡介,希望對妳有幫助。

六壹居士的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壹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天聖八年進士。以翰林學士修《新唐書》。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有《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閣本有《六壹詞》,略同《近體樂府》。歐陽修自幼喜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興的希望,曾對歐陽修的母親說:“嫂子不必擔憂家貧子幼,妳的孩子有奇才!不僅可以 創業 光宗耀祖,他日必然聞名 天下 。”歐陽修的散文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

 六壹居士的性格是怎樣

歐陽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響很大,歐陽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親言傳身教的原因。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識字懂禮節。他和母親從小寄居在叔父家裏,知道叔父家裏拮據,他母親就通過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和兒子,並 教育 歐陽修壹定要有誌氣,千萬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學會苦中作樂。他的母親還教育他以後做官壹定要學他父親,清正廉潔且要寬大處理。

他三次被貶,但都不以為然,反而能在逆境中陶冶情操。他很孝順,怕母親壹時受不了自己被貶而過艱難的日子。他的母親說:我已經習慣過苦日子,只要妳覺得沒什麽,我更覺得沒什麽。他第壹次被貶夷陵,這個地方更似蠻荒之地,條件極差不說,冤假錯案不少且包括師爺在內都沒什麽 文化 。他積極改善夷陵的不良現象,提高官吏的文化水平,減少冤假錯案,受到百姓的稱贊。第二次貶官到經濟較好的地方,不與富商與其他官員來往,反而開發 旅遊 ,有空飲酒作詩自得其樂。第三次被貶已是晚年,沒過幾年就去世了。

歐陽修的品德很高尚,離不開他有壹位賢德的母親。他做官敢於諫言,離不開他母親的熏陶。他做官寬大處理,離不開他有壹個清廉的父親。他耿直敢得罪權貴,所以才三次被貶。

 六壹居士的生平簡介

歐陽修於公元1007年出生在綿州,當時他的父親是綿州的 軍事 推官,年齡已有五十六,三年後便去世,留下歐陽修孤兒寡母。歐陽修幸得母親與叔叔的照顧與教育,而本人又聰慧刻苦,喜愛讀書,十六歲時得到了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愛不釋手,這些經歷為他日後參與北宋詩__新運動奠定了基礎。

歐陽修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前兩次都意外落榜了。公元1029年,歐陽修第三次參加科舉,前面都比較順利,但最後卻沒能獲得狀元,而是以十四名的成績位列二甲進士及第。雖沒能奪魁,但也算是不錯的名次,歐陽修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留守推官,得到了西京留守錢惟演的欣賞,歐陽修至此步入了官場。

進入官場後,歐陽修的為官之路並不順利,多次被貶,後來雖身居高位,但過程實在坎坷崎嶇,不過他在文學史上的造詣卻頗深。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流傳後世的不朽名篇,《漁家傲》、《秋聲賦》等作品也是朗朗上口,流傳至今。歐陽修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

公元1071年,歐陽修辭官退居潁州,次年與家中過世,享年六十六歲。

 六壹居士的小 故事

在歐陽修剛四歲的時候,他父親就去世了,然而由於他們家的家境並不富裕,因此沒有錢供他上學,他的母親是受過教育的,知道壹定要讓他學點知識,於是就用蘆葦桿之類的木棍在地上寫寫 畫畫 ,歐陽修小的時候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認字、寫字的。他母親還讓他背誦了很多古人寫的文章,好讓他能夠學習怎麽作詩。等到他年紀稍微大壹些之後,家裏因為實在是沒有錢讓他繼續看書了,他就去同村相對富裕壹點的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的時候還會趁機把書裏的內容抄寫下來,好讓自己能夠隨時再看。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書還沒有抄完,他就已經可以將這本書背下來了。甚至還會因為沈迷於讀書,連飯都會忘了吃,滿腦子想的都是讀書。因為有了這樣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時候作出來的詩和寫出來的字,就已經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雖然歐陽修小的時候沒有錢上學,識字也是通過母親在地上寫字才會的,但是憑借著他的刻苦、努力,和在學習上的勤奮態度,終於成為了宋朝的壹代文學家。

六壹居士是誰相關文章:

1. 六壹居士歐陽修的簡介

2. 六壹居士歐陽修性格介紹

3. 韋編三絕的主人公是誰

4. 2015國學達人挑戰賽試題小學篇

5. 趣味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2)

6. 唐宋八大家分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