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翻譯為況且我擔心天下的人都將閉口不言,不敢再進言了。
《史記·晁錯傳》原文摘要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鄧公為城陽中尉。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譯文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做了校尉,討伐吳楚軍時任將軍。回朝來,上書報告軍事情況,進見皇帝。皇帝問:“妳從軍事前線回來,聽到晁錯已死的消息,吳楚罷兵了沒有?”鄧公說:“吳王謀反已幾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惱怒,以誅晁錯為名,他的本意並不在晁錯。
況且我擔心天下的人都將閉口不言,不敢再進言了。”皇帝問:“為什麽呢?”鄧公答:“晁錯擔憂諸侯強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議削弱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師,這是萬世的利益。
計劃剛剛實行,竟然遭受斬殺,對內杜塞了忠臣之口,對外替諸侯報了仇,我以為陛下不該這樣。”景帝沈默了好久,說:“妳說的對,我也為這事悔恨。”就任命鄧公做城陽中尉。
太史公說:晁錯做太子家令的時候,屢次進言奏事不被采用;後來掌握大權,進行不少變革。諸侯發動叛亂的時候,不趕緊挽救國家的危局,卻企圖報個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話說:“改變古法,擾亂常理,不是斷命也要垮臺。”也許說的就是晁錯這種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