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歷史上真有懸絲診脈嗎

歷史上真有懸絲診脈嗎

歷史上確有過懸絲診脈,但只是壹種形式而已,壹根長長的絲線不能導電,也沒有感應。我們都知道中醫看病由“望、聞、問、切”四要素組成,即:觀氣色,聽聲音,問癥狀,切脈象。能進入太醫院的都是醫術超群的醫生。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藥王孫思邈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據記載,他也進行過懸絲診脈。不過他為皇室的後妃、公主們看病總是先詢問發病過程,了解生活習慣,既往病史,經過“望聞問”和患者身邊人的詳細介紹,就已經胸有成竹,得出病因。如果他不通過這些途徑對病人進行詳細了解獲知病情,醫術再高明也無法憑借懸絲診脈對病情作出準確的判斷。懸絲診脈只是表示對皇室的恭敬而裝模作樣,走走過場,科學是不容造假的。

中醫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發展至今,與西醫相輔相成,依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中醫認為人與自然、社會密不可分,強調人與外界環境的平衡,與體內各部位的平衡。以扶正祛邪,調理氣血,通過標本兼治,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懸絲診脈”的出現,實際上是封建社會束縛上層女性的清規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