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解釋是:初始之日。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壹詞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歷法規定什麽時候是元月(即正月),元旦就在那個月的第壹天,如陰歷“正月壹日”、陽歷“1月1日”等。在中國歷史上,“正月壹日”有許多稱謂,如元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擴展資料:
西方元旦:公元前46年,古羅馬凱撒把這壹天定為西歷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Janus”,這位羅馬神話中的門神,“Janus”後來也演化為英文壹月“January”這個詞。
外國元旦的習俗
1、英國元旦前壹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余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壹個去打水,認為第壹個打水的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
2、印度的新年從每年10月31日開始,第四天才叫元旦。新年第壹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
3、希臘人元旦時,每家都要做壹個大蛋糕,把壹枚銀幣放在裏面,誰吃到了就是來年充滿幸運。
4、元旦那天,巴西人會高舉火把,壹起跑去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