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我國教育方針是什麽

我國教育方針是什麽

教育法規定我國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壹方針主要有以下幾點重要內容:

1.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是我國教育工作的總方向。

2.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整個教育事業要與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並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內容和方法上有不斷的新的發展。這是教育方針中的壹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

3.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這是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標準。

“德”不僅僅是品德,還同時包括政治素質和思想素質;“智”也不僅僅是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還包括養成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體”同樣不僅僅講體格、體能和體質,還包括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娛樂身心、培養高尚情操等。德、智、體全面發展將促進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4.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總的培養目標。

擴展資料:

關於教育方針,建國以來我國理論界有過多次爭論。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後,這種爭論轉向以對教育方針本身的理性分析,討論的學術氣氛和理論深度明顯地增強了。我國學術界對教育方針有兩種較有影響的說法。壹種認為教育方針是“國家和政黨在壹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發展的總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

另壹種認為教育方針是“國家在壹定的歷史時期,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壹定的立法程序,為教育事業確立的總的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這兩種說法有細微差別。譬如,在教育方針的制定主體上,前者認為是國家或者政黨,後者只提國家。

另外,後者還特別提出依據立法程序來制訂教育方針,使之反映到有關教育的法律中去。不過,這兩種意見從整體上看還是壹致的。它們都強調教育方針是有關教育工作的總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

從上述有關教育方針的兩個定義中,不難得出這樣壹個結論:教育方針與教育政策並無實質區別,本質上同屬壹個理論範疇,都是代表壹定集團、階層、階級利益的政治實體所確立的行為規範和行動模式。

教育方針是各種類型的教育政策中的壹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寓於體系之中。人們之所以經常把教育方針置於教育政策之前加以連用,除習慣的影響外,主要是由教育方針作為壹種教育政策的特殊性即最基本政策的總概括屬性所決定的。

區別

另壹方面,教育方針和教育政策又有區別,混淆這種區別,會使教育方針、政策的執行工作發生困難乃至失誤。這種區別主要有:

1、從內容上看,教育方針主要是規定教育的性質、目的以及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相比而言,教育政策的內容則廣泛得多。它可以是有關全國範圍內的***同性問題,也可以是某壹省市所面臨的局部問題。因此,認為教育政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壹種特殊的教育政策。

2、從特點上看,教育方針壹旦形成就具有了比壹般教育政策更鮮明的原則性、穩定性,在某壹歷史時期,教育方針只有壹個。而教育政策卻有較大的變通性和靈活性。而且,在現實復雜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同時存在多個教育政策。教育政策通常是以壹種體系的形式予以表達和發揮作用的。

3、從主體上看,制定教育方針的主體級別高,壹般是由政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機關承擔這壹責任。而制定教育政策的主體級別差異較大,既可以是中央級的領導機關,也可以是地方權力機構和政府部門。

教育方針是壹個國家或政黨在壹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教育發展的指導方針。教育為誰服務,培養什麽樣的人,是教育中帶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問題。因此,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是關於教育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的規定。鄧小平立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從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要求出發,明確提出在新時期要繼續堅持德、智、體等幾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教育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