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此時蝗蟲災害嚴重,而古代子民卻出於壹種心理因素害怕這種生物,任由蝗蟲吞噬自己的糧食。唐太宗眼睜睜眼看蝗災愈發嚴重,就在眾人面前生吞蝗蟲,壹方面是表達自己對大唐子民的關心,讓子民不要慌張;另壹方面就是告訴他們蝗蟲並沒有他們認為的那樣可怕,這所謂的天災終將會結束。
1.唐太宗生吞蝗蟲
這件事情雖然頗有些荒謬,但的的確確發生在歷史上。根據《資政通鑒?唐紀》可以了解到,貞觀二年國家發生了嚴重的蝗蟲災害,據文中描述的是?辛卯,上入苑中,見蝗,掇數枚?,意思就是說蝗蟲已經泛濫到皇家園林都可以看見。蝗蟲都已經明目張膽地食用皇家的花草,可見大唐的子民已經開始遭受怎樣的痛苦。但是自古以來,蝗蟲都被認為是壹種災禍,不詳的征兆,人們對這種東西向來避之不及,壹時間下來只能放任這些蝗蟲無節制的破壞莊稼。唐太宗自知蝗災的影響,說了壹句慷慨之詞:?辛卯,上入苑中,見蝗,掇數枚?,將蝗蟲吞咽下腹。
2.體恤子民
唐太宗那句慷慨之詞的意思就是:我的子民以靠糧草為生,妳們這些蝗蟲竟然從子民手裏搶食,簡直是罪惡滔天!既然如此,不如將妳們吞食下出,寧願讓我的五腑六臟被吞噬,也不允許妳們糟蹋我的子民!
這等言論,這等胸襟,這等做法,將自己對於大唐子民的體恤關心展露無遺,壹時間下來在場所有人都震驚了。之後傳到老百姓耳朵裏,也紛紛表示對於唐太宗行為的感動。
3.鼓勵子民無須害怕蝗蟲
由於思想上的懼怕,人們大都持有觀望態度,卻沒有強硬的作為。所以唐太宗當眾吃下蝗蟲,就是告訴自己的子民:看!不過是區區蝗蟲而已,朕都敢吞咽,子民無須懼怕!
之後的效果也是十分可觀的,人們發現蝗蟲的確可以當作吃食,甚至出奇的美味。隨著時代的演變,蝗蟲的吃法多種多樣,口感十足,甚至還有專門人士飼養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