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韓海底隧道建設只是壹個初步構想,但韓國已經有比較多的相關研究成果。韓國京畿開發研究院專門負責中韓海底隧道項目的副院長趙應來,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了隧道的四個可行性線路:即從韓國仁川到中國威海(341公裏)、從韓國華城到威海(373公裏)、從韓國平澤/唐津到威海(386公裏)、從朝鮮甕津到威海(221公裏)。
從人口和經濟比重等方面看,華城到威海路線最適合。如果中韓海底隧道使兩國高速鐵路連接起來,從首爾到上海和北京只要5個小時左右,從而形成壹個巨大的經濟圈。
日韓海底隧道建設主要是由日本學界提出的三個方案,它們各有優缺點。 平澤—威海隧道最為可行。因為平澤的港口靠泊條件好,容易建成物流基地,而且平澤—威海區間水深較淺,最大水深73米,其余水深僅為40米左右。京畿道提出,在水深較淺的韓國和中國沿岸各建造壹個人工島,用橋梁連接陸地,而在中部開鑿海底隧道。此外,在海底隧道的中間再建造壹個規模較大的人工島,將其開發成旅遊勝地,並在其他區間,每隔25公裏建造壹個小規模人工島,作為臨時避難場所。
中韓海底隧道4條備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