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註意事項有許多,妳確定會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廣東09年高考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廣東09年高考作文120xx年廣東卷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壹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褪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曰益模糊。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網絡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永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
於丹:我覺得廣東的作文題和北京的作文題其實都是有異曲同工在懷舊這壹點上,在給孩子們做壹種引導。比如說廣東提出的老照片,可以說中國人原來照相那都是要上照相館的,而且都是孩子過生日,或者是過年照全家福,我現在就記得我小的時候是每年要去照相館照幾張大頭照,而且我小的時候還有壹些照片,是我爸爸壹點壹點塗成彩色的,因為那時候照的都是黑白照片,到我的孩子,我們拿著數碼相機壹照上千張照片,壹張壹張在電腦上刪,不好的就刪掉了,這個中間不是隔著多少代的歷史,只是壹代人與下代之間生活方式的差距,可以說今天從我們影像記錄的便捷性上,包括在自媒體上每壹個人可以發布的影像是到了極端的便捷和廉價低成本,但是從我們珍惜的程度上來講,我們反而會變得特別不在乎了。
老照片裏面其實就像過去物質貧瘠時代大家過的年壹樣,按票買回來的那點花生瓜子都是讓人眷戀的、珍惜的、分享的。所以我就壹直在想今天的這種狀況,為什麽物質越發達的時候,我們對於手裏可以掌握的資源會變得更加地不在乎、不珍惜,我覺得讓小孩子聽壹聽老照片裏的故事,因為壹年幾次,有人是坐著火車回來的,有的孩子是壹年才穿上了第壹件新衣裳,爺爺奶奶會從很多談之前就準備這個照相的日子,所有的背後是藏著歲月,藏著息怒悲歡,藏著壹種情結的,高考能出這樣的作文很有意思,就是讓今天的孩子能夠在這樣壹個便捷的影像時代背後看見壹種歷史。
廣東09年高考作文2我看到這樣壹則引人深思的漫畫:第壹幅圖中壹個滿臉笑意的孩子拿著壹張100分的卷子,頰上是他父母鼓勵的唇 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另壹個拿著壹張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臉上巴掌印觸目驚心;而第二幅圖中,那個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臉上也因此添 了壹道巴掌印,另壹個孩子卻因為這次考了61分而獲得了父母的吻。
這則漫畫反映了如今家長對孩子成績過於關註的現狀“壹個孩子無論成績好壞,退步了就打,進步了就誇,仿佛那白卷 子上鮮紅的數字就是衡量他的唯壹標準,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績就是孩子的壹切,我理解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但我認為,他們這種過度關註孩子成績的 “唯成績”主義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私以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樂,而越來越大的學業壓力是壹個極重要的原因。家長們將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們嚴苛的要求成了殘酷的枷鎖,將孩子牢牢捆綁在童年那絢麗的夢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們壹考不好就擔驚受怕,生怕回到家裏會經受父母“狂風暴 雨”的洗禮。他們壹想到考試就不寒而栗。他們的快樂童年已支離破碎,從來就只存在於記憶中遙不可及的壹隅。的確,他們都是漫畫中的孩子,無論55分還是 98分,只要未到標準,便被家長呵斥。筆者曾聽過這樣壹句話:“妳折斷了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漫畫中的家長用他們對“分”的嚴厲要求折斷了孩子的 翅膀,當“分”真正成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翺翔的能力。
然而,事實證明,分數的確不是評價孩子的唯壹標準,善良、勇敢、責任心等等,也許是比智力更聰明更為寶貴的品 質。同樣,分數的高低並不壹定代表著孩子以後的成就大小。中學時成績平平的馬雲,卻成為了今日的互聯網大亨;科舉屢屢不中的柳永,卻在“淺斟低唱”中為後 人留下了淒婉動人的詞句。
所以,筆者懇請家長們,別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漫畫中的孩子,別讓他們在分數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長們除了關註孩子的成績,也要關註他們的其他方面,讓他們均衡、全面、快樂地成長。
要知道,壹個孩子無論考了55分、61分、98分、還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臉上留下愛的壹吻。但願漫畫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們身邊的孩子身上復制!
廣東09年高考作文3小巷的深處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壹頭白發,精瘦。當他悠閑地坐在門前臺階上抽煙時,透過那飄緲煙霧,我分明從他渾濁卻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滄桑。
面店是沒有招牌的。每當清晨,小巷的人們尚未起身,面店的門就開了。那面香,便從小門中湧出,漫到每家的窗臺。於是,人們被香味從睡夢中拖也,走進小店,端坐於桌前,等待著自己的壹碗清香。這時,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面店人少時,便由老人的兒子招呼著。人多時,就由老人來協調。每法上班族和學生黨急著離開時,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個歉,那人定會爽快地答應多等壹會兒。我自然屬於趕時趕刻的學生黨,所以坐下來不久,便可獲得壹碗清香。吃完後,向周圍的人道個謝,攜著眾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來求學的壹天。啊,有了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終不亂,時時溢出三分韻律,七分詩意。
每當有人誇贊時,老人可不會廉虛,總是熱烈地應承,並炫耀自己的湯面——面條是自家手制的,魯是到鄉下的釣翁討來的野生魚,就連水都是從自家院子的井裏挑來的。有人打趣:“老人家,妳的秘訣都透露了,不怕被搶了生意?”老人卻壹笑:“哪裏是什麽秘訣呦,誰都知道,但有誰像我這樣堅持幾十年呢?”
老人的兒子也是廚師。熟客們會發現,父子倆的面頗為不同。所以,叫面時總要添壹句:“老爺子的面”,或“小夥子的面。”至於我,編愛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軟;老人的面,味輕,叔叔的面偏重。有人說:“小夥子的面是酒,宜趁熱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確,叔叔的面上會淋壹勺蝦子油,而老人卻喜歡放上兩三根香菜,幾滴豬油。吃老人的面時,竟聞不到香氣,惟有輕咬面條時,那香氣才由面條的縫遼隙中迸濺出來。面條筋道爽滑,豬油鼓動魚湯,魚湯刺激妳的味覺。老人的智慧,也許便是特靈魂留在面中了。
終於壹日,小巷被拆,小面館也搬到另壹條小巷。臨走時,老人讓兒子給所有人端上壹碗面,面上分明是三三根香菜和幾滴豬油。老人挑了幾根面,喝了壹口湯,點點頭說:“有三分意思了。”
後來,我又去吃壹次面。老人已經不在,但叔叔的面裏卻分明有幾分父親的影子。至於在客人間熟念地招呼的,卻是壹位與我差不多大的小夥子了……
廣東09年高考作文4哲人雲:“愛可以使壹朵鮮花變成壹座花園,也可以使壹滴水變成壹條小溪。”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人的心靈需要翺翔於藍天,接受風刀霜劍的洗禮;需要遊弋於大海,接受驚濤駭浪的考驗;需要馳騁於荒原,接受荊棘沼澤的磨石厲……所有這壹切,都足以讓壹顆心遍體鱗傷、疲憊不堪,唯有真情的愛能將這傷口撫平,使心靈恢復活力,因為,愛是甜蜜的。
然而,愛在給人以安慰、鼓勵和支持的同時,卻悄無聲息地給心靈那銳利的目光遮上了壹層幕布。正如花叢給人以芬芳艷麗,卻擋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給人以清澈空靈,卻倒映出虛假的幻景;美酒給人以香醇醉清洌,卻模糊了眼中的目標。
甜蜜,有時也能成為壹種負擔。
人,畢竟是感性的動物,然而現實卻要求我們用理智的目光來認知客觀事物,背負著親情、友情、愛情種種甜蜜的負擔,即便是最最理智的人也可能作出錯誤的判斷。
“千古誰堪伯仲間”的諸葛孔明英明壹世,卻在街亭這壹關鍵戰役中重用本無實才的好友馬謖,致使其六出祁山而寸功未建,成為千百年來任人唯親者之鑒。
壹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禮賢下士,勵精圖治,才有了開元盛世。後來卻為了“壹騎紅塵妃子笑”,不惜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荒廢朝政,結果落得個“馬嵬坡前草青青”的淒涼結局。
北宋神宗原本竭力支持當朝宰相王安石的變法之舉,卻經不住其祖母光獻太皇太後的眼淚軟化,終於動搖了、灰心了、放棄了,壹部《青苗法》被付之壹炬,十壹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家的社會理想化為泡影。
歷史以殘酷的事實壹次又壹次地告誡我們:人情的親疏遠近足以令人麻痹,令人迷茫,甚至令人昏聵。然而,是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人間的真情視若無睹,做個“無欲則剛”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們將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判斷分而析之,辨而認之,定能做到超然其上。
安享甜蜜,放下負擔,慨然前行!
點評:本文在準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運用詩壹般的`語言和多數人熟知的歷史事實,鮮明而富有感情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排比句和排比段的運用既增強了文采,也增強了氣勢,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廣東09年高考作文5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如果祝福也是壹種禮,那麽這種禮大概是世界上眾多的虛偽之壹。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身邊的同學開始學會了說壹句話:祝妳幸福。這句話讓我感到惡心。祝福,大概已經成為了壹種常識,如果壹個人連祝福都不懂,毫無疑問,他不懂人情世故,然而這種所謂的常識,是虛偽的,直接反映了人類的偽善。
幸福是什麽?妳們說祝我幸福,那麽請妳告訴我,幸福是什麽?是不是靠長輩的恩澤,成長比較順利,擁有更多的生存資源?是不是所處的環境比較好,學到更多的本領有更多的見識,受到的追捧和恭維比較多?我不過是說幾句感觸,是不是又要給我扣上憤世疾俗的帽子?
人類在追求所謂幸福的道路上,註定會流更多的鮮血,註定會徒勞無功。現在大部分人都在追求幸福,追求成功,妳們到底為了什麽?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幸福?那麽不得不反復再問:幸福又是什麽?我們的長輩老師,口口聲聲說,為了我們好,出發點是好的,然後就把我們關在學校,以各種垃圾作業為鐐銬鎖住年輕的心。更有人搞笑的說,妳不喜歡讀書就不要讀啊,出去外面世界闖蕩啊。外面的世界難道和身邊的長輩以及老師有區別嗎?難道他們就不追求幸福不渴望成功嗎?我知道人是壹種動物,當整個社會的主流觀點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之時,總會引發殘酷的競爭。老師們還對我們諄諄教導,要有競爭意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身邊的同學們,妳們怎麽能對我說:祝妳幸福。
當出版界被某些人占據,他們就會“祝福”我們的年輕讀者,他們賺更多的錢,當教育界被某些人占據,他們就會“祝福”我們的下壹代,他們的觀念卻是不容質疑。當學校被某些人占據,他們就會“祝福”我們的學生--此時不博,更待何時,擇校費不過幾萬而已。當牛奶行業被某些人占據,他們就會“祝福”我們的青少年,希望他們身體更壯。以上的例子不過是滄海壹粟。
可惜這個世界總是有那麽多的悲劇,人們的同情心泛濫了,只會同情貓狗,只會同情死去的人,只會同情癌癥患者,大部分時候,他們都在祝福別人,追求幸福,向往成功,對於整個華夏來說,這是壹個壓抑的時代,這是壹個思想荒蕪的時代,這是壹個沒有想象力的時代。
作家寫書了,“詩人”發瘋了,專家表示了,學者認為了,媒體報道了,群眾參與投票了……為了明天,讓我們壹起祝福。
只可惜,今天,有人正在死去……
廣東09年高考作文62018年全國I卷語文作文題相比2017年穩中有變。“穩”的方面在於,既延續了任務驅動型的命題方式,又保持了對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高度關註。“變”的方面在於,相比去年橫向的,多點關聯的思維,今年更強調縱向的、代際傳承的情懷。
題幹先是列舉了壹系列時間節點,始於2000年,終於2035年。2000年,是大部分考生的出生年;2035年,則是第壹個“15年”結束,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節點。以此為始終,鮮明地展現出對考生的期許——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個人命運理應與時代命運緊密相連。
以下的壹系列時間節點,無不既呈現出他們的成長,又體現出對時代的密切關註。汶川大地震,承載著“多難興邦” “眾誌成城”的民族記憶;北京奧運會,傳遞著“同壹個世界,同壹個夢想”的普世價值;天宮壹號,誌在星空,代表科技和創新的力量;村村通、精準扶貧,腳踏實地,代表對民生的切實關註;互聯網的普及,構成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征。2000年的“世紀寶寶”,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理應對此具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思考。
在列舉時代節點的基礎上,題目設計了壹個令人叫絕的任務指令:將對此的聯想和思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壹代人閱讀。如果說上述壹系列的時間節點體現了思考的開放性,給予了考生足夠的自由選材、自由表達的空間;那麽“給那時18歲的壹代人”閱讀,則充實了題目的導向性,要求考生無論如何選擇,均需以未來為指向,以對後輩負責的態度和對時代的擔當精神,將對民族的責任、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傳承下去。
今年成人的“世紀寶寶”,正是即將接過歷史接力棒,承擔時代使命的壹代。而本次作文題,給予了他們更高遠的使命:不僅要接下這壹棒,更要有明確的藍圖設計,有將接力棒傳遞下去的歷史眼光。這恰恰體現了高考命題“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務。也告誡未來的高考考生,絕不能閉門讀書,應當關註時代與社會,培養自己的時代主人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