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南州六月荔枝丹段落概括

南州六月荔枝丹段落概括

南州六月荔枝丹段落概包含兩部分:第壹部分(第1段~10段),分三個層次說明荔枝的形態和果實,第二部分(第11段~14段)主要介紹荔枝生產的有關情況《南州六月荔枝丹》從全文看,第壹部分與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是由主到次。

南州六月荔枝丹第四段和第五段說明主要寫荔枝的外部形態(外殼、顏色、果形、大小)。作者對白居易“殼如紅繒”的說法提出異議,認為“繒是絲織物,絲織物滑潤,荔枝殼卻是粗糙的”。

在說明“成熟的荔枝”的顏色後,作者感覺不飽滿,又用“絳囊”“紅星”“珊瑚珠”作比較,形象鮮明、逼真;荔枝的果形有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由蒂部到頂端及兩側,介紹得井然有序;說到荔枝的大小,作者用列數據的方法介紹荔枝的大小和重量。

擴展資料:

《南州六月荔枝丹》運用打比方和作比較的方法,使被說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動。如把荔枝比作“絳囊”“紅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裏”,把稀奇的荔枝品種比作“細長如指形的‘龍牙’、圓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運用列數據的方法,使得事實確鑿,更具說服力。如介紹荔枝大小時說,“通常是直徑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紹荔枝貯藏時說,“現經研究證實,溫度保持在1℃到5℃,可貯藏30天左右”;又如介紹荔枝結實時說,“壹個荔枝花序,生花可有壹二千朵,但結實總在壹百以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