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①任末,東漢新繁人,字叔本,少習《齊詩》,學識淵博,遊京師,教授十年。②笈:書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稱,點燃後可照明。夫:5悅:敬佩。6(fú)句首發語詞,無義。
譯文
任末,他14歲時就背著書箱拜了很多老師,不怕艱難險阻。他常說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憑什麽去完成壹番事業。他貧窮無家,有時沒有宿處,只在樹下搭壹個草棚,把荊棘削成筆,用樹汁當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書,沒有月亮的日子就點燃枯草雜木照明。平日裏每當讀書有 體會 時,便把心得寫在衣服上。跟他學習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學,為了要研讀他寫的 心得體會 ,他們經常輪流用幹凈的衣服跟他交換。不是古代聖賢的著作他是不看的。臨死時告誡後人說:“壹個人如果終身好學習,即使死了還像活著壹樣;要是不學習,即使活著也只能算行屍走肉罷了。”
閱讀練習題
1.劃分朗讀節奏。
夫人好學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每言()雖死猶存()常以凈衣易之()
3.翻譯
(1)人而不學,則何以成?
(2)暗則縷麻蒿以自照
4.找出文中包含的壹個成語,並且解釋。
5.讀了這篇短文,妳受到了什麽啟發?
閱讀答案
1.夫/人好學
2.每(經常、常常)雖死猶存(即使)常以凈衣易之(交換)
3.(1)人如果不學習,那麽他怎麽能夠有所成就呢?
(2)光線昏暗的時候,就捆綁著麻蒿(點燃),用來照著自己(看書)。
4.行屍走肉
行屍:可以走動的屍體;走肉: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軀殼。比喻不動腦筋,不起作用,糊裏糊塗過日子的人。
5.讀了這篇短文,妳受到了什麽啟發?
好學的人,即使死了也活在人們的心中,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而那些不學無術的人,雖然活著卻像是行屍走肉,沒有什麽用處。所以我們應該勤奮好學,為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