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21 09:53:40)
轉載
標簽:
雜談
分類: 八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備考資料
深圳市2008年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節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2)佁然不動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則描繪了大同社會的人文美。結合兩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妳理想中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4分)
答案:6. 2 (1)大約(1分)
(2)呆呆的樣子(1分)
7. 4 (1)水格外清涼。(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學生把“尤”翻譯成“尤其”也給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 “選賢與能” 翻譯通順給1分, “講信修睦” 翻譯通順給1分)
8. 4 此題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會的人文美(或“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兩者結合起來,表達通順的給滿分。答出其中壹方面的則酌情給分。
菏澤市2008年
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註。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
——元結《右溪記》
10.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① 以其境過清 ( ) ② 不可名狀 ( )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佳木異竹,垂陰相蔭。
12.兩文各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分別運用了什麽描寫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兩文在寫法上有什麽***同點?試舉壹例說明。(2分)
答案:10.答案:① 因為 ② 說出
評分:每小題1分,***2分。意思對即可。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② 美好的樹木與奇異的山竹投下的陰影,互相遮映。
評分:每小題2分,***4分。意思對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側面(間接)描寫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寫
評分:每小題2分,***4分。意思對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寫小石潭的幽美、淒寒,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的心境。
評分:***2分。意思對即可。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2008年
小石潭記(節選)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5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愴幽邃 悄愴:
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壹組是( )(2分)
A、伐 (1)伐竹取道 (2)齊師伐我
B.去 (1)乃記之而去 (2)停數日,乃去
C.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真無馬邪
D.以 (1)以其境過清 (2)屬作文以記之
7、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2 分)
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答:
8、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麽?( 2 分)
答:
答案:5 、 ( 1) 尤:特別(2 )悄愴:優傷的樣子
6 、B
7.看到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翻譯完全正確的得2 分,“鬥”和“蛇”兩個詞意義沒落實的扣1 分)
8、 幽深冷寂,孤淒悲涼(意思對即可)
(四川內江卷)2007年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鍬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8.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壹組是( )(2分)
A.記 乃記之而 去嶽陽樓記
B.見 明滅可見 才美不外見
C.以 以其境過清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10.選文第壹段“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繪了壹幅美麗的圖畫,作者在畫面中給我們展示的是什麽?(2分)
11.選文表達了什麽樣的情感?在表現情感時運用了什麽表現手法?(3分)
8.2分C
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鬥星壹樣曲折像蛇爬行壹樣蜿蜒,忽明忽暗,忽隱忽現。(“鬥”“蛇”1分,句意2分)
10.2分遊魚清澈的水(每點1分)
11.3分樂、悲(由樂到悲)(2分),寓情於景(或情景交融)(1分)
2006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7.下列加點字詞的註音或解釋有誤的壹項是(3分)..............................................( )
A.篁竹(huánɡ) 然(yǐ) 翕忽(hé) 卷石底以出(quán)
B.差互(cī) 為坻(chí) 悄愴(chuànɡ) 俶爾遠逝(chù)
C.青樹翠蔓(翠綠的藤蔓) 可百許頭(大約) 鬥折蛇行(像北鬥星那樣曲折)
D.以其境過清(淒清) 水尤清冽(格外) 悄愴幽邃(幽靜深遠)
8.與“以其境過清”中的“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項是(3分).........( )
A.全石以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不以物喜
9.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處。(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3分)A
8、(3分)D
9、(4分)
(1)(2分)陽光往下壹直照到潭底,魚兒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
(2)(2分)那石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無法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裏。
10、(2分) 評分點:指出特點(1分),分析(1分)。
示例: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鬥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現出來,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伐竹取道 伐: ②下見小潭 見:
③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 ④以其境過清 清: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②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18、本文是壹篇借景抒情的山水遊記,試說說作者觀魚和遊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4分)
16、①砍伐 ②看見 ③大約 ④冷清 (每小題1分,***4分)。
17、①陽光直接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動。②從石潭這裏向西南方遠望,溪水象北鬥星那樣曲折,象長蛇那樣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對壹句給2分,***4分。)
18、觀魚和遊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壹樂壹憂似難相容。而本文中,樂是憂的另壹種表現形式,淒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調(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暫時的歡快壹經淒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會流露出來(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題,言之成理,亦可給分。本題4分。)
①(縱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有刪節)
19.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項是( )(2分)
A伐竹取道
十年春,齊師伐我
B參差披拂
參差不齊
C全石以為底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D乃記之而去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②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22.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點,寫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23.讀了第②段文字,妳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4.古詩詞中,有許多像本文壹樣將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繪中的名句,請寫出妳最喜歡的相連的兩句,並簡要賞析。(5分)
19.(2分)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分)B
21.(4分,每句2分)
④(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⑦(魚)時而靜上蔔不動,時而然向遠處遊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22.(2分) 幽靜。(1分)幽深冷寂,孤淒悲涼。(1分,語意相近即可)
23.(2分)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壹。(能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遊魚的怡然自得,我的靈魂仿佛得到了凈化。
24.(5分)答案不唯~:寫出相連的兩句寫山水的古詩詞2分,能合理賞析3分。
示例: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
用“隨”“入”兩字將“山”、“江”、“半野”、“大荒”四個意象貫穿,抽繪出氣勢磅礴的萬裏長江圖,抒發了詩人離家漸遠、鄉情漸濃的思鄉情。
小石潭記(柳宗元)(11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 (2)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
(3)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
10.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項是( )(2分)
A.暮寢而思之(《鄒忌諷齊王納諫》) 荊國有余地而不足於民(《公輸》)
B.前人之述備矣(《嶽陽樓記》) 壹望空闊,若脫籠之鵠(《滿井遊記》)
c.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答司馬諫議書》) 以塞中諫之路(《出師表》)
D.其真無馬邪(《馬說》)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12.理解填空。(2分)
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①點面結合。如寫石:“ ”是面,“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是點。②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下見小潭”是近。⑧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布石上”是靜,“ ”是動。④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實為寫 ,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
13.選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寫十分精當,請結合作者的經歷談談妳的理解。(3分)
二)9.①大約(表數目不確定)②像蛇壹樣③使……寒④離開(每個詞0.5分)10.B 1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著,參著不齊,隨風飄動。(2分)12.①全石以為底③俶爾遠逝④魚水(每空0.5分)13.這段景物描寫既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淒清的特點,也暗示作者被貶之後淒苦悲涼的心境。(3分)
小石潭記(節選)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人名)。(1分)
6.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①潭 中 魚 可 百 許 頭 ②其 岸 勢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4分)
①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8.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淒清幽靜的環境,意在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9.請從文中找出妳最喜歡的句子,並說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為了發展旅遊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妳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壹則簡介。(4分)
5.(1分)
柳宗元
6.(2分)
①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
7.(4分)
①砍掉壹些竹子,開出壹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壹個小潭,誰特別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樹木環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
8.(2分)
意在表現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
9.(3分)
示例:句子: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
理由:這幾句描寫遊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遊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
示例:小石潭位於小丘西南面120步,這裏石奇水清,遊魚相戲,四周著述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遊、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裏,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1. 南京市(09江蘇省)
小石潭記(節選)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淑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觀第五泄①記(節選)
袁宏道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疾趨,度石罅②,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③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後註,水態愈偉,山行之極觀也。遊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註]①第五泄:第五級瀑布。②罅(xià):裂縫。③掉:搖動。
7.下列句中加點同意義相同的壹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齊師伐我
D.似與遊者相樂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趨,度石罅 必為有竊疾矣
D.山行之極觀也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8.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以面受沫”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項是(▲)(2分)
A.無從致書以觀 B.或以錢幣乞之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D.皆以美於徐公
9.用現代漢語翻澤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翻譯: ▲
(2)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
翻譯: ▲
10.以上詩文部描寫了水,請從中分別選—個表現水的特點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0.以上詩文部描寫了水,請從中分別選—個表現水的特點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記》: (3)《觀第五泄記》:
11.根據詩文內容填寫下表。(2分)
詩 文 語 句 表達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鄉書何處達? (1)▲
《小石潭記》 心樂之 心情快樂
《觀第五泄記》 (2)▲ 依依不舍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魚大約有壹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遊動,什麽依靠也沒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間飛瀉,震撼著山谷。 (每句2分,意對即可)
l0.(3分)(1)平(或:綠) (2)清 (3)偉(或:疾) (每處1分)
11.(2分)(1)思鄉之情 (2)而猶不忍去 (每處1分)
2.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選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記》)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動 佁然: (4)其岸勢犬牙差互 差互:
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錯誤的壹項是( )(2分)
A.心樂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過清(以:因為) D、乃記之而去 (乃:於是,就)
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
(2)鬥折蛇行,明滅可見。
20.文中的“,淒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樣子 (4)參差不齊
18.A
19.(1)潭中的魚大約有壹百來條,都像在空中遊動,什麽依靠也沒有。(2)(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0.孤獨憂傷(淒涼)
3. 上海市(09)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9—11題(8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嗚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上文選自《小石潭記》,作者是____。我們在教材中還學過他的《____》(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壹項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寫潭中遊魚的姿態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寫小石潭險峻的岸勢和源頭。
C.第四自然段寫潭的四周環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說》等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0.由於這地方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
11.B
4.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動 (4)其岸勢犬牙差互
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理解錯誤的壹項是(▲)(2分)
A.心樂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過清(因為) D.乃記之而去(於是,就)
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2)鬥折蛇行,明來可見。
20.文章第四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氛圍?表現了怎樣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樣子 (4)參差不齊
18.A
19.(1)(魚兒)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遊人壹同快樂。(2)(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20.寫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孤獨憂傷(痛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