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拘的拼音和組詞和部首

拘的拼音和組詞和部首

拘的拼音:jū、gōu,組詞:無拘無束、不拘、不拘壹格、拘謹、拘束、拘留、拘禮、不拘小節、拘泥、拘俗守常,部首:扌。

1、無拘無束wú jū wú shù: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2、不拘bù jū:(動)不拘泥;不計較;不受限制;不在乎:~小節|長短~。

3、不拘壹格bù jū yī gé:拘:拘泥,限制。格:規格,標準。指不受某種規格、方式等的束縛。

4、拘謹jū jǐn:(形)言行拘束,過分謹慎。

5、拘束jū shù:(形)神態、言行因受約束而不自然。

6、拘留jū liú:(動)公安機關把需要受偵查、審問的人,在規定時限內暫時關押起來。

7、拘禮jū lǐ:拘泥於禮法或禮節過於拘禮。

8、不拘小節bù jū xiǎo jié:拘:拘泥。小節:生活瑣事。不拘泥於生活小事。

9、拘泥jū nì:(動)不知變通;固執:~舊說|~成法|新詩不必~平仄。

10、拘俗守常jū sú shǒu cháng:拘:束縛。指受世俗平庸見解的束縛。

字源演變:

最初的甲骨文是壹個跪坐的人形,與“女”字形近,但“女”字雙臂交叉於胸前,“拘”字雙手交叉在背後,這表示制止、逮捕、束縛的意義。在演變過程中,金文寫作“西周早期盠尊”,左側是“句”字,表示字的讀音,右側是壹個雙手綁縛在身後的人形,成了壹個形聲字。

到戰國時期,詛楚文中的“拘”字,用“手”旁代替了雙手綁縛在身後的人形,這個字形承襲了《說文解字》所收的小篆字形。後來的文字把“手”旁規範作了“扌(提手旁)”,就演變成了現代的“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