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如何練習鋼琴即興伴奏

如何練習鋼琴即興伴奏

要彈好鋼琴即興伴奏就要充分認識到首調唱名法在即興伴奏中的作用 。首調唱名法是科學的唱名法之壹。它用do、re、mi、fa、sol、la、si(或ti)七個唱名,代表任何大、小調的七個音級,凡是大調的主音均唱作do,凡是小調的主音均唱作la。如:C大調的主音C為do,a小調的主音a為la;G大調的主音G為do,e小調的主音e為la 。首調唱名法在五線譜及簡譜體系中都可以使用。

近百年來簡譜體系傳入我國,該體系使用的是首調唱名法。在我國中、小、幼音樂教師及群眾音樂普及工作者中,大部分仍然使用簡譜與首調唱名法。這對我們配彈即興伴奏是有利的,因為在鋼琴即興伴奏的創作中,首先要建立明確的調性(即主音的高低)觀念,特別要註重各調性、調式之間的相互關系,有時甚至是依靠感性直覺來進行即興創作。因此建立首調觀念,使用首調唱名法,對明確調性、配置和弦或臨時進行移調和轉調都較容易。

實踐證明,簡譜有時能起到五線譜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因為它不像五線譜那樣,受固定音高位置的局限,而可以任意換調。當然,如果將簡譜、五線譜,首調唱名法與固定唱名法四者相互融會貫通,這對於我們靈活地掌握鋼琴即興伴奏的技術,是大有益處的。

要想彈好鋼琴即興伴奏,就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要掌握壹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

如和聲學、作品分析、作曲法等等。即興伴奏屬於多聲部音樂的範疇,當然需要和聲基礎,而和聲理論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伴奏的音響效果和表現力。。應用和聲知識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對歌曲的體裁形式、調式、曲式、內容的分析,這就需要擁有壹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對於壹首完整的作品,是否能恰當的選擇和聲、織體、伴奏音型,主要是看對作品分析的是否明確、深刻,如調式是怎樣的,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是什麽,節奏怎樣,速度怎樣,什麽樣的風格特點等等。考慮和弦結構、和聲效果、風格是否和作品內容統壹,這些都要通過對作品的分析來確定的。壹首優美的抒情歌曲和壹首堅定有力的進行曲肯定有著諸多方面的不同,就是同壹首歌曲的在每個樂段之間以及從呈示發展到高潮再現的處理也不可能是壹成不變的。因此,我們從伴奏的角度出發,對作品進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掌握壹定的作品分析能力。

(2)要掌握壹定的鍵盤彈奏能力;至少應該具備車爾尼849中期的水平才能彈伴奏,但在實際的彈奏過程中,要想豐富地表達壹定的樂曲內容,應該具備車爾尼299中期的水平,這樣才不會顯得有些笨拙。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應該使鋼琴技巧與即興伴奏的技巧同步發展。掌握了鋼琴的基礎,就要用壹定的形式進行陳述。伴奏音型就是應用到具體作品中有規律的陳述形式了,而這個形式是否恰當,怎樣才能恰當,應當有壹定的根據。如鋼琴的性能,伴奏音型的特點與表現力,演奏方法以及伴奏者現有的鋼琴技巧水平,應用能力的水平等等。

(3)要養成隨時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即勤奮科學地練琴、刻苦鉆研的精神。 首先要有思想準備,要從聽、看、練、寫方面入手。其中“聽”聽音樂,尤其聽伴奏音型與織體;“看”指在掌握壹定的音樂理論的基礎上,多看樂譜,分析作品;“練”指實際彈奏基本功練習與樂曲;“寫”指將彈熟了的即興伴奏用五線譜默寫成正式的鋼琴伴奏譜。只要我們勤於思考,善於分析,勤學苦練,勇於實踐,持之以恒,壹定能彈好即興伴奏。

摘要:高等師範院校主要承擔著為社會、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的、適用的師資的任務。許多的高等師範院校的音樂院(系)在鋼琴教學中,大都非常註重對鋼琴演奏技能技能的訓練,這對於學生系統地掌握鋼琴演奏的能力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僅僅是鋼琴演奏水平的高,不壹定能解決實際工作所需要的即興伴奏能力。在高等師範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開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開設有著積極而又特殊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 高師 鋼琴即興伴奏 培養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主要任務是培養系統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壹定的音樂教育研究能力的專業人才。?在課程設置中,許多高等師範院校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以及多年的辦學實踐,壹般大多都開設了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鋼琴、聲樂、器樂、和聲學、民族民間音樂概論、合唱與指揮、歌曲作法、曲式分析、中外音樂史、復調基礎、電腦音樂、音樂教學法、鋼琴即興伴奏、形體與舞蹈等專業課程。而其中,鋼琴即興伴奏是壹門將鋼琴演奏技能與鋼琴即興伴奏理論融於壹體的課程。

壹、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意義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開設有著積極而又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在許多的高等師範院校,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壹般都比較註重對鋼琴演奏技能技能的訓練、傳授與學習,這些訓練與學習,對於學生系統地掌握鋼琴演奏的能力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高等師範院校主要承擔著為社會、為基礎教育培養合格的、適用教師的任務,因而僅僅是鋼琴演奏水平的高,確實無法解決實際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壹些學生雖能夠演奏高難度樂曲卻不能為壹首簡單的歌曲伴奏,這種看似高質量的“鋼琴教學”,實際上與高等師範音樂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相背離的,同時與社會需求也是相背離的。究其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解決好鋼琴即興伴奏的能的問題。高師音樂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適應基礎音樂教育所需要的合格音樂教學人才,既具備較好的鋼琴演奏能力,又能在各種需要的場合進行即興式的鋼琴伴奏,也只有這樣,我們所培養出的畢業生才會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二、鋼琴即興伴奏的分類

鋼琴即興伴奏根據伴奏的織體和音型,壹般情況下可以分為三類:

(壹)帶旋律伴奏

這種伴奏通常是采用的方式是壹只手彈奏歌曲旋律,而壹只手彈奏伴奏音型。這種伴奏方式要求彈奏者要具有良好的試奏能力或對伴奏歌曲的旋律非常熟悉。在實際的即興伴奏中,我們不可能對每首歌曲都很熟悉,因此在具備壹定鋼琴演奏技巧基礎的同時,也要求有較強的試奏能力。帶旋律伴奏的伴奏音型大多集中在左手,但是當“旋律左手化”的時候,伴奏音型也就會到右手去了。如果要彈奏壹些簡單的歌曲或者兒歌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八度內伴奏音型彈奏,這樣彈出的伴奏音樂形象鮮明、技巧上又沒有多大難度。要是彈奏壹些具有壹定難度的歌曲,而且還需要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的時候,采用低音與兩個八度以內的伴奏音型來彈奏是比較常見的,這種伴奏方式可以把歌曲明確的劃分出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低音聲部、中音聲部、旋律聲部。例如:給歌曲《賣報歌》伴奏,就可以運用有旋律伴奏。左手采用八度內的半分解和弦音型跳躍式進行,右手彈奏旋律,會取得良好的效果[1]。

(二)不帶旋律伴奏

不帶旋律伴奏是指左、右兩只手分別彈奏低音與伴奏音型,在伴奏中不帶旋律或偶爾出現旋律或將歌曲的旋律隱藏於和聲職體中。由於不彈奏旋律,雙手的分工合作就更靈活,伴奏音型的樣式與組合更加靈活多樣,伴奏音型的音區也更加寬廣、色彩更加豐富且富於變化,也加強了音樂表現力。與帶旋律伴奏相比還降低了彈奏的難度,因而成為被眾人首選的壹種即興伴奏方法!例如:給歌曲《歌聲與微笑》伴奏時,采用無旋律伴奏,雙手***同彈奏活潑歡快的半分解和弦進行,左手加入重低音的bass效果,就可以成功的塑造壹群天真、活潑可愛的少年形象。

(三)綜合型伴奏

無論是帶旋律伴奏還是不帶旋律的伴奏,都有壹定缺陷,如果僅僅采用壹種方法,很難把壹個歌曲的伴奏效果發揮到較高的境界,但是把兩者結合在壹起,則兩種方法相互補充、相互對比,就恰如其分的彌補了各自的不足之處而把伴奏功能揮灑的淋漓盡致。例如:給歌曲《大海啊故鄉》伴奏時,在前奏、間奏、尾奏以及歌曲的高潮部分都采用有旋律伴奏,而在其他部分運用不帶旋律的伴奏,既降低了伴奏的難度,又豐富了伴奏形式,烘托了音樂的表現,且使音樂層次更加明顯。

三、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壹)具備較紮實的鋼琴演奏技術

鋼琴即興伴奏與鋼琴演奏既區別又聯系,其聯系是鋼琴演奏是即興伴奏的技術基礎,而與鋼琴演奏的區別則在於伴奏必須服務於歌唱的需要,在歌曲旋律基礎上,充分利用作曲技術理論知識即興地彈奏出伴奏織體,同時更加強調移調能力的培養,如:在鍵盤上熟練地彈奏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及和弦連接並能快速移調,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壹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移調彈奏能力是即興伴奏中壹項難度較大的技巧,需要長期磨煉。同時註意音色的控制,因為不同的音色處理所產生的音樂情緒是完全不壹樣的,更重要的是在伴奏過程中,對左手音色的控制要求是非常高的,這些要求都是建立在紮實的鋼琴彈奏基礎之上的[2]。

(二)和聲應用是鋼琴即興伴奏中作用

和聲的設計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具有“靈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聲選配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整首歌曲伴奏處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在壹般性的旋律進行中,運用調內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諧、流暢以及織體的豐滿效果,但在歌曲的高潮段落和轉調部分,和聲手法的運用與處理卻要求體現出特定的效果。在實際練習中 ,不能把和聲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不能恰當地選配和弦,這應予以彌補,多彈和弦及和弦連接,仔細傾聽音響的變化,感受更多的音響效果,也可適當地加入歌曲和聲輪廓的寫作,掌握和弦在實際作品中的運用,加強鍵盤和聲的訓練,增強實際音響的感知能力,這樣有利於在鋼琴伴奏中和聲設計能力的提高。

(三)作品分析能力是設計鋼琴即興伴奏的前提

具備壹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對於鋼琴即興伴奏的設計將會產生更富於整體性的效果,伴奏的歌曲是壹段體還是二段體?二段體中是對比式的結構還是平行式的結構?都要根據不同特點加以分別處理。在鋼琴即興伴奏設計時先對歌曲的曲式結構有壹個清晰的了解,在彈奏時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體布局。壹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對於鋼琴即興伴奏在歌曲整體的框架建立上能夠達到較準確的定位,無論在結構的邏輯發展以及風格特色的處理方面的能達到較為理想的境地。

(四)處理好前奏、間奏、尾聲是彈好伴奏關鍵

前奏是致關重要的,通過前奏,可以使歌唱者和聽眾***同進入歌曲所需要的特定環境。在音樂形象的提示、情緒的醞釀方面做好準備,使歌唱者和聽眾在壹個恰當的氛圍中表現音樂與欣賞音樂。間奏是連接樂段與樂句的橋梁 ,如果沒有間奏部分的參與是無法順利完成音樂的轉換與過渡的,特別是大型作品和藝術歌曲中間奏顯的更加重要。尾聲的彈奏可以使歌曲的主題的到升華,在結構上起到了補充的作用,特別是在強結束時給歌曲增加了動力與結束感。三者在伴奏中都是屬於彈奏者個人華彩展示的部分,彈好了就是亮點,彈不好,整個伴奏都會黯然失色。例如我們在彈奏《憶秦娥——婁山關》這首歌曲的伴奏 時候,前奏部分壹出來就要彈奏出壹種慷慨激昂、氣壯山河的氣勢,再現當年紅軍長征、鐵馬金戈的壯觀場面。把聽眾引入悲壯豪邁的氣氛當中為後面的演唱進入做好鋪墊。要是前奏彈奏得軟綿綿的話,那歌曲整體的藝術形象都會受到很大的削減。同時也無法帶動演唱者有激情的歌唱。 間奏部分要重復再現前奏部分的輝煌效果,同時給演唱者以休息的時間,醞釀情緒準備後面的歌唱。伴奏者此時就可以通過華麗的伴奏手段給聽眾極其震撼的音響效果,把歌曲的藝術形象進行升華。尾聲部分的彈奏要塑造出革命即將勝利、光明即將來臨的喜悅心情,對整個歌曲加以總結性的補充。歌曲的藝術形象得到再次的升華[3]。

(五)多借鑒正譜伴奏是彈好即興伴奏的必要手段

正譜伴奏是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精心構思的,表現手法精湛,藝術感染力極強,甚至伴奏部分與旋律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鋼琴即興伴奏和正譜伴奏是相對應而存在的壹種伴奏方式,兩者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於伴奏者能夠在豐富經驗基礎上加以即興發揮,伴奏時能夠深刻理解與把握歌曲的風格內容,掌握熟練的鋼琴技巧和各種伴奏織體手法。但多分析正譜伴奏,借鑒正譜伴奏規範的創作成果,豐富而細膩的表現手法,掌握常用的伴奏織體以及和聲手法,對於有效地提高即興伴奏的水平,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4]。

當然,要彈好鋼琴即興伴奏,除了上述的必要的技術訓練外,還必須應該有良好的和聲設計能力和學會處理前奏、間奏、尾聲,並借鑒壹些流行音樂的伴奏伴奏方式,學習它們較為獨特的對和聲、織體與風格處理方法。在加強基本功的訓練的同時,學生還應該勤於實踐、勇於實踐,而作為教師則應該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這樣以來在即興伴奏水平上才會有所突破!就最簡單的就是,看右手的旋律和這首曲子的調

如C大調,壹般以135 146 為主進行擴充,如和弦,分解和弦,琶音

經常聽到壹些人問到鋼琴即興伴奏的問題,這是不能用幾句話說清楚的,但總有人問起,還有壹些在大學已經學過即興伴奏,當然也學過樂理、和聲,現成的鋼琴曲也彈得很棒,書店又有那麽多鋼琴即興伴奏教材,可還是不能自如掌握即興伴奏技巧,甚至彈了10年20年鋼琴也沒在舞臺上發揮過(真是遺憾)。為什麽呢?

壹,有些人音樂感覺好悟性好再加上勤奮學習和努力實踐,所以他(她)能彈好即興伴奏或演奏。

二,壹定要找到有舞臺鋼琴即興伴奏演奏經驗、懂音樂理論的老師,這樣可以少走彎路節省時間

三,要重視音樂理論的學習。如:音程、和弦、音階、調、調式、節奏、節拍、織體、復調、作曲

等。

四,壹首樂曲要用多個伴奏方案練習,體會用不同和弦和伴奏音型的效果

五,每天堅持練習各種調式音階與和弦連接(變換節奏),要在不同調上練習。

六,堅持每周配彈好壹首歌曲(或樂曲),起碼在3個調上練習

七,堅持每周聽和分析壹首歌曲(和弦、節奏、伴奏音型、復調、歌曲情感等),記錄下來配彈

八,實踐實踐再實踐!!!堅持堅持再堅持!!!

小調與大調是不壹樣的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