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澤、譯、繹、懌、驛
1、鐸
拼音:duó
釋義: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為古代樂器。
列句:
①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②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③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2、澤拼音:zé
釋義:.金屬或其他物體發出的光亮
列句:
①實諸澤器。——《考工記·慌氏》
②順非而澤。——《荀子·禮論》
③芳與澤其雜糅兮。——《離騷》
3、譯
拼音:yì
釋義:把壹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壹種語言文字
列句:
①重舌之人九譯。——張衡《東京賦》
②譯者稱西人。——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③譯歐西人之言。——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4、驛
拼音:yì
釋義: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
列句:
①楚子乘驛。——《左傳·文公十六年》
②使驛謁諸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③後數日驛至。——《後漢書·張衡傳》
5、懌
拼音:yì
釋義:歡喜:“辭之~矣”。
列句:
①懌,悅也。——《說文新附》
②懌,悅也,樂也。——《廣韻》
③說懌女美。——《詩·邶風·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