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前教育專業 聲樂教學 教學質量 提高策略
聲樂,是以人體為樂器、以人的嗓音為音源、由人自身唱出的音樂。聲樂課堂教學是實現聲樂教學任務的根本途徑,是聲樂教學原則的制定、教材的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具體實施。聲樂課作為學前專業教學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課程。為提高聲樂教學質量,聲樂教師,應緊緊把握幼兒教師的專業特點,大膽進行教學改革,為學生以後從事幼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壹、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地位及現狀
去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幹意見》,提出了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裏面提到:“加快建設壹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辦好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教師素質直接影響著學前教育的質量。新的形勢下需要具有較高情智結構、較紮實的理論知識、較強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幼兒教師需要具有壹定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表現能力,而擁有高超的聲樂水平無疑是提高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壹個重要內容。
我國承擔幼兒教師培養的師範院校在聲樂教學中仍然延續著傳統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模式,在教材的選用、授課形式、教學內容編排、評價標準選擇等方面都參照的是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模式,單純以培養學生具備較為專業的歌唱水平為目標。這雖然對培養學生的聲樂演唱技能技巧很有幫助,但已同現階段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大體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壹)課程內容過於專業化。
很多學前教育院校的聲樂課幾乎和音樂院校音樂專業的聲樂課等同,沒有突出學前教育專業自身的特性。往往在聲樂教學中太註重對嗓音的訓練、演唱技巧的提高,而忽視了兒童演唱特點的學習和把握,以及對兒童歌曲的掌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是要為培養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服務的,要站在這個立場上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聲樂訓練,既要掌握壹定的發聲方法、演唱技巧,又要學習和把握好兒童歌唱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還要掌握相當數目的兒童歌曲。如果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看成“經過訓練”的“藝術學生”,就必將影響教學的進展與質量。
(二)教學模式不統壹、不成熟。
當前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多采用集體課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優越性在於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少教師編制和工作量,使培養成本大幅度降低,突破個別課教學的局限性,但難以照顧學生在聲樂學習中的個別差異。學生囫圇吞棗,拾點而遺面,久而久之,除了少數悟性較好的學生學有所成外,大部分學生還不能建立正確的發聲方法,學生之間的差異問題得不到解決,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影響了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教學方法單壹。
由於培養的是幼兒教師而不是“聲樂教師”,因此,有的學校淡化了聲樂教學的重要性,僅僅采用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的方法,教師教壹句,學生機械地模仿壹句。這樣無疑不利於學生對聲樂技巧進行多元化、多途徑的學習,削弱了學生對聲樂技巧的學習興趣;延緩了掌握聲樂技巧的時間,造成了學生的進步幅度放緩或是學無所成,影響了聲樂教學質量。
(四)註重課堂教學而忽視其在教育實踐中的滲透。
表現在現實中很少開展聲樂比賽活動。壹方面,由於學生脫離了藝術實踐,演唱作品時缺乏舞臺經驗和藝術表現力,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學習進步緩慢等問題。另壹方面,幼兒園實習中,往往註重對學生說課、評課、試講方面的訓練,卻很少對聲樂、指導兒童歌曲方面訓練。由此造成了學生理論優於實踐的現象,在把握課堂教學理論上還能做到得心應手,但是到對兒童歌曲教唱和指導兒童歌唱的實際課堂教學中,顯得手足無措、捉襟見肘。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聲樂教學的質量。
二、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特點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有其本身的特點。它與高等院校的聲樂課和普通中學的唱歌課比較,無論是從生源、藝術素質、聲音條件,還是在教學目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區別:高等院校的聲樂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聲音素質和相應的理論知識水平,掌握壹定的發聲技巧等,它的教學目的是為各個文藝團體培養專業演員的;普通中學教學,它主要是通過唱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陶冶情操。壹般只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發聲要領就可以了,因此應多采用齊唱形式教學。
學前專業的聲樂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聲樂素質,為學生將來從事幼教音樂活動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屬於聲樂技能訓練課,是幼兒教師的藝術課程之壹。具體來說,幼兒教師需要掌握的“聲樂素質”包括:(1)掌握壹定的聲樂發聲理論知識(發聲器官的構造;呼吸方法;咬字的方法;***鳴腔體的運用等);(2)了解音樂基礎理論知識(五線譜、簡譜的識譜法;樂譜中的力度、速度等符號;音高的定義;音的分區等),能看懂樂譜;(3)能聽出樂曲的節奏節拍;聽出作品速度、力度的變化等,能哼唱出作品有標誌性的旋律;(4)對音色有壹定敏感度,能辨別聲音的好壞和對錯。(5)熟悉對幼兒歌曲教學進行指導的方法。通過聲樂教學,培養具備進行幼兒唱歌教學能力的新世紀高品質的幼兒教師,這是指導我們開展聲樂教學的依據。
三、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質量的策略
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聲樂素質,決定著聲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工作的追求。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壹)教學內容由淺入深,提高學生的聲樂素質。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學生沒有接觸過聲樂訓練,極個別學生從沒有上過音樂課,基本音準都沒有,很多學生對聲樂這個概念還很陌生,認為聲樂就是唱歌,就是跟著老師照貓畫虎唱下來就可以了,相當數量的學生不認識樂譜,對音高不敏感,演唱時常常會有“跑調”的情況出現。所以,由淺入深,由簡到難,依據學生水平進行聲樂訓練是必要的。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在學前聲樂教育的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教學側重。如在學生聲樂學習的初期階段,即壹年級要以加強基礎聲樂訓練,掌握正確的聲樂演唱方法和正確的聲音概念為主要目的,從學習歌唱正確的發聲方法入手。學習的演唱方法應以目前學術界較為認可的“中國唱法”為主。中國唱法是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聲樂傳統精華與特點的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洋美聲唱法的演唱技巧和先進教學方法手段,在深入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它既不同於我國民族聲樂的傳統唱法,又和民族聲樂的自然唱法有著密切聯系,即是目前普遍稱謂的具有時代特征的“民族唱法”。這種唱法既能演唱民族風格較強的歌曲,又能演唱藝術性很強的藝術歌曲、歌劇及壹些難度較大的創作歌曲,並能適應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這種唱法也是目前我國各音樂院校民族聲樂教學所采用的主流方法。演唱的曲目應以中國不同時期的藝術歌曲、經典民歌和創作歌曲為主,對於經典的意大利、德奧藝術歌曲及西洋歌劇詠嘆調可選用名曲,如存在語言困難可用中文演唱。
從二年級開始,在學習經典歌曲的同時,可滲透壹些幼兒歌曲的學習,目的是引導學生較好地運用中國唱法的演唱技巧於幼兒歌曲演唱中,把學唱聲樂歌曲作為唱好幼兒歌曲的基礎。適合的作品有《鼓浪嶼之波》、《高高太子山》、《生死相依我苦戀著妳》、《我親愛的》、《搖籃曲》(舒伯特)、《我們美麗的祖國》、《讓我們蕩起雙槳》、《陽光少年》等。這些歌曲旋律優美,適合吟唱,且前面幾首歌曲需要有壹定的演唱技巧,難度適合學生的演唱水平;後面三首歌曲是具有壹定演唱難度的兒童歌曲,可以滲透幼兒歌曲教唱的方法,使學生掌握演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為將來走向幼兒教師崗位打好基礎。
現有的教材部分歌曲過於陳舊,好些歌曲學生不喜歡唱,興趣不高。所以,除了教材上的內容以外,還應選取大量的課外教材(例如:《民族唱法歌曲大全》、《聲樂考級曲集(少兒卷)》、《少兒聲樂考級作品集》等)。根據學生的情況,從中有針對性地選壹些適合學生演唱的、有藝術欣賞價值的、由簡到難的歌曲,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同時,不忘國家的傳統音樂。當然,有的時候學生對於高音的演唱上不去,壹到那個地方聲音就破,發不出音。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生理上達不到,而是學生對高音產生恐懼,又不懂方法的緣故。所以,在教學生演唱之前,壹定要先讓學生明白心理是可以支配生理的,只要方法得當,高音就會唱好,並且堅定壹個信念,思想永遠走在聲音之前。
(二)改革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於教學模式的討論由來已久,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孰優孰劣說法不壹。經過多年來的摸索,我形成了如下認識。
畢竟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不是“聲樂專業人才”,再加上受學校聲樂教室、師資的限制,所以高師學前教育聲樂教學的模式應以集體課、小組課為主導、個別課為補充。具體操作時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合理、高效地安排課程。要遵循***性問題集體講解,個性問題單獨講解的原則。要適時調整不同課型教學訓練內容,確定課型搭配,使每壹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發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聲樂水平,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均衡發展,確保聲樂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以學習作品《讓我們蕩起雙槳》為例,這部作品需要6個課時來完成,那麽我們可以大體這樣安排這6個課時:第1課時:集體課,學生集體學習作品創作背景、傾聽作品範唱、學會歌曲;第2課時:集體課,學生集體演唱歌曲,能做到熟練、完整演唱;第3、4課時:小組課,學生演唱作品,教師個別強調,包括音準、節奏、氣息、咬字吐字、情感表達等問題;第5課時:小組課,學生演唱作品,要求有感情、有情境、有肢體語言地演唱,教師個別強調,包括情感表達、動作規範等方面的問題;第6課時:集體課,學生匯課,相互觀摩,全體學生基本都能做到有感情、有情境、有肢體語言地演唱作品,從而完成本作品的學習環節。
這樣,用集體課向學生集體傳授聲樂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技巧,可以減少重復勞動、提高效率,有利於學生相互促進,***同提高,開闊視野,擴充曲目,增長見識,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而小組課教學,要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學生演唱中存在的不同問題,有利用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兩者有機結合,將會起到較好的效果。
(三)創新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聲樂課堂教學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來自四面八方,生理條件的差異,文化程度、語言環境的不同,造成學生心理上的障礙,對聲樂課產生恐懼。面對這壹情況,必須制定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教法,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具體教學方法為以下幾種。
1.情感與技巧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壹首歌曲除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外,還要求演唱者聲情並茂地歌唱才能賦予歌曲以藝術感染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在唱壹首歌前要對歌曲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作曲家創作的背景、創作的目的,理解歌詞的意義。在演唱時要讓學生去聯想,眼前出現畫面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例如《鼓浪嶼之波》這首歌就是抒發了作者盼望海峽兩岸人民早日統壹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演唱時首先要給學生介紹壹些時代背景,歷史上的臺灣是怎樣的,現在的臺灣又是怎樣的情況,其次要讓學生充分理解這種實現海峽兩岸統壹的這種期望的、迫切的心情。教師壹直用這種方法,學生慢慢地就能學會怎樣理解歌曲,怎麽處理歌曲。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多媒體是計算機和視頻的結合,多媒體教學就是利用文字、數字、圖形、動畫、聲音、視頻等進行知識、信息的傳播。具有直觀性、信息量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生死相依我苦戀著妳》是根據我國科學家的真實事跡提煉出的謳歌為祖國獻身的先驅的壹部作品,作品旋律優美、歌詞生動感人,在講授這部作品時,教師可以事先利用網絡搜集我國科學家的感人事跡、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及這部作品的歌唱家範唱等資料,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現給學生,豐富課堂講述內容和形式,使學生對作品背景、作品旋律有更全面更直觀的了解,從而達到更好地學習作品的目的。
3.集多門相關學科、教學法為壹體,采用融合式教學法。主要是將聲樂的相關學科,即詩歌、朗誦、鋼琴伴奏、舞蹈等結合在壹起並運用多種教學法進行聲樂教學。這樣有利於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培養,也為將來成為優秀的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幼兒教師打好基礎。例如《我的漁家》這首歌曲,作品演繹的是“我”的家鄉――漁鄉的美好生活場景,教師在教授時:首先利用情境教學,可以給學生範唱,或利用多媒體欣賞壹遍,再講述我國沿海漁民的生活情況,描繪出壹幅漁鄉“水陸兩條大道寬”的美好景色,使學生獲得感知。然後提出問題:這首歌曲描繪的情景是什麽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再欣賞歌曲,欣賞完討論回答,然後教師總結。接著讓學生用發聲的狀態進行朗讀,之後讓學生唱譜,通過唱譜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最後完整演唱,賦予表情和肢體語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學生的演唱、朗誦和情感表現等方面的能力。
(四)將課堂教學與教育活動有機結合,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
聲樂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只講理論脫離實踐的聲樂教學是不可想象的。為了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積極性,定期舉辦聲樂匯報演出、音樂會、聲樂技能比賽等也是教學內容中不可缺少的;可以通過排演童話劇表演等形式,為學生全面理解和運用聲樂教學技能提供機會,增強學生對聲樂藝術教育的綜合把握能力。增強實踐性是壹個被證明了的成功的方式,因而將實踐內容融入課堂也是必不可少的。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還要註意與教育實踐的有效結合。很多學生和學前教育專業院校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只要“唱得好”這個誤區,總是拿學前專業的學生與音樂專業的學生相比較,註重在聲樂演唱技巧上的學習,而忽視了與教育實踐的結合。“唱得好”固然重要,但對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更需要“教得好”,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師專業化的核心,學前專業的學生不能只停留在聲樂技巧的學習上,強化學生的聲樂教學實踐能力,首先必須重視學生的幼兒園見習和實習,讓學生在深入參與幼兒園日常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領會幼兒園聲樂教學的要求和特點,還要知道當前我國幼兒園需要什麽樣的師資,進行幼兒音樂教學的要求是怎樣的;怎樣去和幼兒進行溝通並對其傳授知識,為此,學前師範院校有必要適當逐年延長學生的教學實習期,經常同幼兒園保持聯系與合作,***同組織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聲樂教學實踐機會。將自己學到的聲樂技能與幼兒園課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總之,聲樂教學在學前教育的體系中是壹門專業必修課,在幼兒教師的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充分把握好學科的特點,在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途徑等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註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